第144章 勉城哗变(1 / 2)

孟长芸沉默的看着燕南。

寻找孟青霏这些天,什么“我们明天继续去找”、“她一定会吉人天相”这之类的话已经说烂了、听倦了。

她只能点点头。

“你们用过飧食了吗?”

燕南和六子同时垂眸,银子是递出去过很多次,但只要一张口就没人愿意卖给他们吃食。

不过一江之隔,敬城和勉城的口音完全不同,一个语气软些,语速中等;一个偏硬,语速软快。

所以堂堂燕将军嫡子,孟国排名第六的御手有钱也只能饿肚子。

孟长芸暗叹一声,孟国收服了勉城,却无法收服勉城百姓的心。

原来李璟在码头放的狠话指的就是这个。

她道。

“现在还早,我带你们去找些吃的吧。”

从地下室走出地面的路只有一条,孟长芸在前面带路,两个男人静静的跟在身后。

自从知道井水有毒后,韩延也试过找大夫寻找解毒的法子。但四处碰壁后,他们只能在城主府的另一处角落再打一口新井。

然而地下水大多都是相通的。

新井的毒性虽然弱了一些,可每日吃下去后还是有不少人会串稀腹痛。

当然,也不至于会死。

然而水可以勉强,吃食却不可能自已种植。

于是他们只能持刀剑去米铺、六陈铺购买,却又因此越发遭到勉城百姓的憎恨。

就这样短短五日下来,上万人的一日两餐几乎快吃空了大半的军饷。

三人一走出地下秘道的门口,刺骨的寒风就没头没脑的朝他们脸上、身上狠狠招呼来。

刺穿了骨髓,凉透了心脏。

去厨房的路上,随处可见有士兵们守在门外站岗。

可衣衫单薄的年轻人全都冷的挤作一起,互相温暖彼此的体温,以抵御寒风的侵袭。

他们是战士。

他们不怕死。

但没有足够的食物、没有能挡风的住所,他们其实和流民已没什么差别。

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抗过大自然的考验!

六子只觉喉头哽咽,朝天长长吐出一口白气——他曾经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前线的战士有多苦他最清楚。

“长公主,我们孟国的勉城何需厉人来填?”

燕南虽然没有开口,但眸中分明闪着动容的疼惜。他想起了自已流放在外的兄长,长年不归的父亲,思念成疾的母亲。

正因为有他们在外保家卫国,他才能在府里种菜耕田,整日闲情逸致。

少女的脸被寒风吹得发白,冷得像铁。

她声音很轻,但依然有力。

“六子,把人全部赶走杀光当然很简单,但江山就是人民,厉国的人民如今也是孟国的江山。”

然而她话音才落,夜空中突然响起“嗖”一声长啸,一支不知从何处飞来的冷箭,正打中六子手里的纸灯笼。

灯笼瞬间熄灭。

身后的黑暗中渐渐响起无数的吵嚷声、脚步声,与此同时无数火红的光点划过夜空,“嗖嗖嗖”破空朝他们飞来。

三人瞬间大惊,齐声高喊。

“小心偷袭!”

“长公主小心!”

房里房外的士兵们登时暴起,提刀的提刀,持枪的持枪。

“他们又来了!”

“快通知韩将军!”

六子和燕南将孟长芸牢牢护在中间,眼见士兵们纷纷从他身边跑过,六子突然伸手拉回来一人。

“他们是谁,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士兵大声回道。

“他们是勉城的百姓,每晚都会来城主府扔石头扔火把!长公主,你快回地下躲躲吧!”

六子当即哑然,这还有完没完了?

孟长芸立即追问。

“你们之前是怎么做的?”

“韩将军说战后收复人心最为重要,百姓们手无寸寸铁只可吓退,不可杀戮。”

这和她的想法几乎不谋而合,但眼下这情形,原本淳朴的百姓似乎已经成了愤怒的暴民。

一味的忍让换不来和平相处,也不可能让他们就此臣服,孟长芸冲那小兵道。

“把你的弓箭给我,六子,燕南,我们过去看看。”

小兵听了一愣,随即飞快的解下背后的弓双手献上。孟厉之战中,长公主一身红衣上阵杀敌的故事,他常听同僚们提起。

可六子一听当即反对。

“太危险了长――”

“这是命令!”

燕南闻言不再开口,弯腰从地下捡起一个火把就往前冲。那小兵也自发的护在孟长芸身边,四人一同往前方而去。

一路观察下来。

火把、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