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组建骑兵1(1 / 2)

回到部落后不久,陆子龙开始着手组建骑兵部队。

陆阿大所率领的一个排的战士参与了野马的抓捕和驯服,在返回部落的时候也骑马锻炼了一段时间,已经能够初步驾驭马匹。

这些人骑马虽然只有10多天,但比起那些从来没有见过马,更没有骑过马的战士来说,他们已经算是老兵了。

因此陆子龙以这些老兵为基础,从部队中抽调那些身体强壮,四肢灵活,肢体协调性好的战士,组建了一个骑兵连,并任命陆阿大为骑兵连的连长。

骑兵连人员配齐之后,陆子龙开始对这支骑兵部队进行了艰苦的训练。

当然为了训练骑兵,陆子龙按照现代的骑兵装备专门制作了高桥马鞍、打制了骑兵武器——马刀。

为了保持马匹的持久性和耐性,不伤害到马蹄,陆子龙又给马匹穿上了铁鞋子——打造了马钉和马蹄铁。

当然为了提高骑兵的战斗力,陆子龙陆续给骑兵装备了用铁环加固过的皮甲。

制作了其他方便携带的武器和护具:长矛、盾牌、弓箭、投枪梭镖、斧头、甚至还有棍棒。骑士的装备体现了进攻和防守的平衡,也可以说是机动性和防护力的平衡。

马鞍的制作可不简单,甚至可以说非常繁琐。

马鞍由鞍和勒组成。

鞍又由马鞍、鞍屉(也叫水屉)、肚带、马蹬、蹬革皮、尾酋、鞘(音稍)绳等组成。

缰勒由笼头、衔铁(俗称马嚼子)和缰绳组成。

马鞍前部高的部分叫前鞍桥,后面低的部分叫后鞍桥,中间部分叫鞍脊。

多亏陆子龙穿越前世是骨灰级的骑兵发烧友。所以才对马鞍的制作非常熟悉,否则一般人还真的弄不出一副合格的马鞍。

第一天一大早,当陆阿大带领着119名骑兵战士列队来到了陆子龙规划出的骑兵训练场。

一个连的战士应该是150人,但是陆子龙目前手头除去“大雪无痕赛乌骓”外,只有120匹公马,其他的130多匹母马是“鹿部落”马群发展壮大的基础。

在没有找到新的马群之前,陆子龙不打算动用这些宝贵的母马进行训练和作战。所有现在骑兵连只有120人。

看到陆子龙身后那100多匹骏马,每一个骑兵战士的眼中都放着光。

虽然还没有亲身感觉到这些马匹的厉害,但是听了陆阿大等人的吹嘘,尤其是能够得到“鹿神”的亲自教导,因此他们对能成为一名骑兵感到无上的光荣和骄傲。

都渴望着的骑着高头大马,在未来的部落守卫战中冲锋陷阵,建功立业成为了部落的骄傲。

陆子龙给每一个骑兵都发了一副马鞍,并分配给每个人一匹战马。

分配到马匹的部落战士都小心的牵着自己的战马,一个个小脸通红,激动的不行。

也仔细的打量着自己的战马,犹如欣赏一件稀世珍宝,将自己在干嘛的每个特征都深深的印在脑海中。

陆子龙首先交给骑兵战士们备马。备马是骑兵战士们基础的基础。

没有马鞍的马,是没有办法发挥出战马应有的战斗力的。他站在队列前面一边说,一边示范。

备马时,应先给马带上马缰绳和笼头。马缰绳和笼头的用途是操纵马匹。

持缰绳方法有二种:

一是双手持缰绳,二是单手持缰绳。

双手持缰绳是速度比赛和调教马匹时多用的持缰绳方法,单手持缰绳是在乘马对敌射箭、斩劈或其它应用动作时的持缰绳方法。

乘马射箭时骑兵双手持弓箭,将缰绳打个结放在马的脖子上,用身体重心和两腿来操纵马匹,使其沿着目标方向前进。草原牧民套马时双手持套马杆,也用这种方法。

然后是给马备鞍子。先将鞍屉放在马背上,放时应先检查鞍屉上是否有异物,否则备上鞍子后就会把马背硌破,产生鞍伤,这是骑兵最忌讳的。

再放马鞍,放的位置是前鞍桥对正马鬃,也不能超过马鬃。

勒紧肚带,前肚带松紧适可而止,太紧影响马匹运动,后肚带要勒紧,否则在马跑起来就会转鞍子了。

最后将尾酋套在马尾根部,防止马鞍前移。

鞘绳的用途是用来捆扎携带物品的。

骑兵紧急集合不打背包,是将衣服等其它携行物品装在马褥套中,然后搭在马鞍上,用鞘绳系紧,野营训练,长途行军坐在上面非常舒服。

马刀一般也用鞘绳系在马鞍上,如挎在腰带上马跑起来乱摆,影响动作。

马蹬的长短因人而异,调整的方法是右手虎口对正蹬革皮根部握住,左手拿住马蹬,使马蹬底部放到腋下,此时臂长和马蹬长短一致即可。

马蹬长了,两脚蹬不住,就失去了作用,短了两腿弯曲太大,容易前仰后翻坐不住。

骑乘时要求骑兵臀部缝际骑在鞍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