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寻矿(1 / 2)

反过来说,要是起初在河边发现的矿石碎块是直径约1到2厘米的小石块,而且是浑圆的,这就说明,它是从河流上游被河水带到这里的。

在河水冲刷的过程中,矿石角被磨圆了,块变小了,这时就应该往河流上游走。

如果上游铁矿碎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棱角越来越显著,直到最后发现很多大块的矿石,但再向前走又没有了,这时就要停下来,调查周围的矿石分布情况了。

大多数的情况下就会发现,在主河道旁边的山沟里,内外均分布着铁矿石,这就很清楚地表明,不要往河流上游走了,而应向河边的山沟前进。

顺着山沟向里面走,就会看到地上的大块矿石逐渐增多,个头逐渐增大,棱角更尖了,直到发现大片矿石堆积,那么恭喜你,这时你已经找到铁矿了。

他首先充分发挥族人的力量,发动族人进行报矿,也就是要求大家无论是在哪里发现了在部落中不常见的石头,或是植物,都采集一些,给他送过来,并设置了奖励。

谁发现了有价值的矿石,他就给奖励给他一个新制造的外面有图案安定瓷碗。

为此,他连续几个晚上都给族人普及了一些找矿报矿的小知识,以便一些含量高、容易辨认的露头矿能够被族人及时发现。像用火烧发绿光的磷矿、金色的狗头金、又黑又重的铁矿,绿色孔雀石的铜矿等。

发动族人找铁矿,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找到“矿物标本”,就像在国外找中国人就去中餐馆一样,在地图上找到中餐馆,然后按图索骥就能找到同胞了,他得给族人找到矿石的样子,这样族人们才能找到他需要的东西。

否则就如同这两天他动员族人们找矿石一样,每天傍晚族人们回来后都会给他带来很多稀奇古怪的石头。但是这些石头中99%的石块只是形状不一样的,其他没有区别,这让他很无语。

现在部落门前已经堆了一大堆石头了,但是为了那1%有价值的信息,他还是鼓励人们继续努力,为了避免族人们总是做无用功,他决定先给族人们找到铁矿标本。

于是在一场小雨过后,他带领鹿阿大和一个排40名战士背上背篓来到部落东边的小河边,沿着小河走向上游寻找铁矿。这个方向族人们从来没有来过。

他们向前走了没有多远,有一片柞树林。在那些枯死的树杈下方长着许多白色的东西,有碗口大,走到近前,上面长的全都是白色的绒毛,用手碰一下柔柔的软软的,感觉有很多的水分。

陆子龙立刻笑得见牙不见眼,哦,这就是非常珍贵的猴头菇,“山珍猴头,海味燕窝”,穿越前可是名贵食品。也是中国四大菌类之首。这片树林中长的猴头菇非常多。

这在穿越前的世界是不可以想象的。

想起自己曾经喝过的猴头菇猪肚汤,不觉就流出了口水。

同时,在阴湿、腐朽的树干上生长着大量的木耳,这些木耳大的居然有10厘米宽,耳面乌黑、肉厚细腻。

陆子龙从树上摘一朵木耳,放入口中,那种韧而不硬、软而不烂、滑中带爽、胶质丰富的感觉是他在穿越前还未曾吃到过的。

在充满腐殖质的地面上生长着大量的白蘑菇,亭亭玉立,白如凝脂,个头有大有小,大的直径可达十几厘米,像一把盛开着的小伞。

小的还没开出伞面来,只有一个直直的菌杆,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

有单个的、并蒂的、也有三四个成墩的簇拥在一起的,白花花一片。

这里几乎变成了一个菌类的世界。陆子龙安排族人快速的收采集这些山珍,这些都是难得的美味,错过了就暴敛天物了。

沿着小河,再向上走要经过一大片的酸枣林,在大山中酸枣树随地可见,但是这片酸枣林面积非常大,由于酸枣树上有很多针刺,很容易扎伤人,通过比较艰难。

陆子龙只得带着大家兜了一个圈子,绕过了这片林子。

原来部落族人也经常采集酸枣,而野酸枣没有什么果肉,只有一个巨大的圆核。

它对原始人来说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勉强用来充饥。

在陆子龙解决了部落的食物问题后,部落族人外出的时候就不再采集野酸枣了。

其实陆子龙知道它的最好食用方法,就是熬制酸枣汁,酸酸甜甜的酸枣汁营养丰富,非常适合老人和孩子。

只是现在部落建设繁忙,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做这些,入冬前可以采集一些,陆子龙想,到那时候部落应该能闲下来。

沿着小河继续前行,他又发现大量的野生野葱、野韭菜,紫苏等野菜,他还发现了一大片蓝莓树,小小的淡紫色的蓝莓果刚刚成型,一簇簇的挤在一起。

看来小河的上游物产还是很丰富的。陆子龙记住蓝莓树在小河的位置,计划秋天的时候过来采摘。

中午时分,陆子龙发现在河边出现了很多野生的花椒树,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