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女娲娘娘的故事(1 / 2)

部落中大巫满面愁容,面对这些鱼发愁。如果在以前,大巫巴不得部落中每天都会捕获这么多的食物。

可是现在,部落的山洞中堆满了食物。虽然一个多月的消耗,也吃掉了一些,但是和最初族人们疯狂进食相比,适应了一日三餐的族人食量明显的减少了很多。

近两个月的消耗,部落中的食物也仅仅减少了很少的一点。

原始人获得食物不易,因此他们不会浪费任何食物,浪费食物是对部落神的亵渎。因此面对着吃不尽的食物,大巫是真的发愁了,他非常害怕冬天过后,这些食物会烂在了山洞中。

对此陆子龙也没什么好方法,他只能想方设法不断的推出新的食物吃法,比如蒸肉,(陆子龙制作了几个简单的蒸笼来蒸肉食)来吸引族人,加大食物的消耗。

同时部落中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运动比赛。跑步,射箭,滑雪,队列训练,拔河,跳绳,写字,算数,普通话等。

每隔几天陆子龙就会在部落中进行一次比赛,并选出3~10名优胜者给予奖励。奖励的物品多是他之前烧制的各种造型的鸟兽瓷器。

在比赛中他有意的去引导那些新加入的族人。并适当的提高了这些人的获奖比例。

在共同的语言——普通话的交流下,

在充足的食物——各种肉食的保障下,

在温暖的居住环境——山洞火炕的诱惑下,这些新族人很快的融入了部落。

这些活动无论是对“鹿不落”的老成员还是新加入“鹿不落”的族人,都是未曾经历的新奇的体验。

以前冬季是他们的噩梦,他们只能拥挤在一起,靠彼此体温取暖。

而现在他们穿着厚厚的皮衣。在雪地上跳跃玩耍。这让他们都充满了浓浓的自豪感。他们将这一切归功于“鹿神”。

在“鹿神”经过的时候,他们会主动站在路边为 “鹿神”让路。

在“鹿神”讲话的时候,他们会努力让自己听清他讲的每一个字,用心去记住他讲的每一句话。

虽然汉字和计算课是他们的噩梦,但是他们依然拼尽了自己的全力去学。没有人去偷懒。

为了保证族人的身体健康,陆子龙要求部落族人每周至少要洗一次澡。

为了防止水塔和陶制导管被冻裂,陆子龙停用了水塔浴池供水。

部落中的雪多的是,而这个时代的雪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因此大家用陶盆将雪放入给浴池烧水的大陶锅中融化和加热这些雪水来洗澡。

因此如果要说这几个月来的变化,变化最大的就是族人的形象。族人们变得干净整洁,和现代人几乎没有区别。除了头上那乱糟糟的头发。

为了彻底改变这些乱发,陆子龙不得不又制造了木梳。还有就是孩子。

随着干净的部落环境和体内的寄生虫被打掉,一日三餐充足的营养供应,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让这些孩子的身体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许多人在这个冬季中长高了2~3厘米。

更让陆子龙惊诧的是很多十几岁的孩子开始掉牙。艰苦的环境和严峻的生活条件,让这些族人在七八岁换牙的年纪出于身体的自我保护,没有换牙。

而现在他们的身体得到了营养的滋润,于是焕发了勃勃的生机,开始步入了正常的生命轨迹。

这让陆子龙既惊诧又欣慰,他的到来改变了“鹿部落”的族人,尤其是“鹿部落”孩子的命运。

随着不同部落人员的加入,部落的人口逐渐增加,如何让这些新加入的族人,快速的融入部落,并让部落更加有凝聚力,是一个极其严峻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关乎部落未来能够发展到哪。部落的路那究竟能走多远?决定着部落发展的上限。

在穿越前的历史中,中华文5000年源远流长,是唯一没有被中断的历史文明。其原因就在于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文化和兼容并蓄的包容性上。

因此从现在开始,陆子龙就要在部落中建立起部落的信仰和文化,用来引领部落前进的方向。用来同化外来部落人员,并在族内形成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特性,不怕困难和挫折,勇往直前的民族性格。

信仰上,中华民族信仰的是祖宗崇拜,相信的是人定胜天。

为了将来能够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强大的民族和国家,陆子龙计划在信仰上,采用共同的祖先信仰,将不同部落的信仰统一起来。

图腾上采用中华巨龙,将不同部落的图腾统一起来,并在不断同化其他部落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华夏主体民族”,说普通话,使用统一的简体汉字,并在将来创造和使用统一的度量衡。

陆子龙经过再三思考,他把各部落共同的祖先设定为“女娲娘娘”。

因此他重新创作了“女娲娘娘”造人的神话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女娲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