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解惑(1 / 2)

课程仍然在继续着,楚帆的讲述如同穿越时空的旅行,他从古老的传说故事讲起,一直讲到现代医学的病例分析;从哲学的理论探讨,再到科学实践的具体应用。他的话语洋洋洒洒,仿佛是一股清泉在学生们的心田流淌,滋润着他们的求知欲望。

面对学生们提出的各种刁钻问题,楚帆总能从容应对,他的回答既深刻又通俗易懂,完美地展现了一位大国手的深厚学识和丰富经验。他的实力绝非浪得虚名,这是所有在场的人都能感受到的。

就连在场的老师们也无不对楚帆的表现表示叹服。他们看着这位年轻的大国手,心中充满了敬意和钦佩。楚帆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被折服。

“楚老师,我有问题!”一个男生突然站了起来,打破了教室的宁静。这时,温玲身边的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一阵不和谐的声音在她的耳边响起。

男生的眼神坚定而直接,他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老师,您一直强调的‘天人合一’,这与迷信有什么区别?”男生悄悄转头看了一眼温玲,显然有着什么小心思。

这一瞬间,整个教室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一片寂静。所有的学生都转过头,目光集中在楚帆的身上,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等待着这位大国手的回答。

楚帆面带微笑,目光温和地看着提问的学生,他的语气平和而充满了耐心:“我能理解你的疑惑,这其实也是很多初学者会提出的问题。但我要告诉你,‘天人合一’并不是迷信,而是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深深敬畏。”

他的声音在教室里缓缓流淌,仿佛是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散了学生们心中的迷雾。“它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对宇宙万物的一种深刻理解和尊重。”

楚帆缓缓走到讲台旁,他的手轻轻指向墙上挂着的一幅山水画,说道:“你看这幅画,大山与小溪,树木与花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和和谐。”

他的目光仿佛穿越了时空,直达那幅画的深处。

“画中的草木在什么位置,河流流向什么方向,山势如何布局,都与我们的感受息息相关。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与自然界的运转紧密相连,各个器官和系统之间需要保持平衡才能维持身体的健康。”

那个学生皱着眉头,显然不满意这个答案:“我还是觉得这是迷信,我知道天冷爱感冒,但我无法相信人的身体能与自然平衡有什么关联。”

楚帆微微点头,“其实不只是人,动物、植物也是一样的。比如在不同的节气,会有不同的物候现象。在惊蛰节气,初候是桃始华,阳和发生,自此渐盛;二候是仓庚鸣,即黄鹂开始鸣叫;三候是鹰化为鸠,此时鹰变成鸠。”

“在春分节气,初候是玄鸟至,燕子飞来;二候是雷乃发声,雷声开始响起;三候是始电,即开始出现闪电。这些都是自然的变化引起的外在不同表现。”

“不仅如此,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微妙而紧密的联系。”楚帆的声音在教室里缓缓流淌,仿佛是一股清泉在荡漾。“当外界的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他的眼神深邃而充满智慧,如同能看透每个人内心深处一般。“这就是为什么当春天来临,我们会感到愉悦;当秋天来临,我们会感到宁静。”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感悟。“所以有的时候,身体的病需要心药医。这就需要我们中医要了解古代哲学思想,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楚帆的话仿佛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学生们心中的大门。他们开始意识到,中医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方法,更是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一直到没有人再提出问题,“好了,今天我们的课就先讲到这里。”楚帆的声音在教室里缓缓落下,他环视了一周,看着每一个学生,就像在邀请他们进入一个更深层的探索之旅。

“现在我留给大家第二个讨论题:为什么病灶要用‘灶’这个字来描述?”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挑战和启发,更是在抛出一个谜团,等待着学生们去解开。他的话语仿佛是一颗种子,悄悄地播撒在学生们的心田,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

“然后我要给大家预告一下,下一节课我们的主题是‘水’。”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希望大家能多做准备,给我出一些难题,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随着楚帆的话音落下,教室里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那掌声如同海浪般汹涌澎湃,充满了对这位年轻国手的敬佩和信服。学生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他们已经被楚帆的魅力深深地吸引,无法自拔。

“下课!”

教室里的掌声逐渐减弱,学生们纷纷离开座位,而温玲却似乎被某种隐形的线牵引着,仍旧静静地坐在那里。她的目光不自觉地追随着楚帆的身影,他在讲台边整理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