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道士下山(1 / 2)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斑驳地照在行人的身上,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林,鸟鸣声此起彼伏。

楚帆的眉头微微皱起,他感到有些无奈。自从出于同情给了那个黑大个一些面包,那人就仿佛影子一般跟着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如影随形。

“喂!大个子,你都跟了我们半天了,你要干啥?”高佑林停下脚步,转身对那位一直默默跟随的大个子说道。

那人抬起头,一双清澈的眼睛直视着楚帆,声音低沉而有力:“恩人,俺叫陈铁柱,你可以叫俺柱子。俺吃了你的饭,得还给你。俺师傅说不能白白受人恩惠,无功不受绿。”

高佑林听到这话,连忙转身捂住柱子的嘴,脸上露出焦急的神色:“大哥,这话不兴说啊,有功也不能受绿啊。应该是无功不受禄。绿这个字别乱说啊。”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戏谑,却也透露出对这个误会的担心。

柱子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显然对于“绿”和“不绿”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很清楚。

其实他的师傅教给他的道理很简单,就是不能白拿别人的东西。但对于复杂的人情世故,他还在学习之中。

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纯净和自然。看着柱子那张朴实无华的脸庞,楚帆和高佑林都能感觉到,山上的孩子虽然不谙世事,但他们的心灵却如同这片山林一样,清澈而淳朴。

楚帆望着眼前这个高大的身影,不禁感到一丝无奈。他轻声说道:“你这人还真是特别。”阳光洒在他脸上,映出了一丝苦笑。

高佑林接过话茬,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是挺特别,第一次见人能干吃六袋切片面包。”他摇了摇头,似乎对这一幕仍有些难以置信。

回想起当初的情景,他们原本只是出于同情,给这位大个子买了一袋面包。谁知他几口就狼吞虎咽地吃掉了,接着又是陆陆续续吃了五袋,这才算是勉强填饱了肚子。令人惊讶的是,在整个过程中,他竟然连一口水都没喝。

通过简短的交谈,他们还了解到这个名叫陈铁柱的年轻人只有19岁。尽管身材魁梧,却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少年。他的食量让两人都感到震惊,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高佑林忍不住补刀道:“你师傅不会是养不起才让你下山吧?”他的话虽然带着玩笑的成分,但也透露出对这个年轻人身世的好奇。

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照在他们身上。陈铁柱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知道自己的食量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但他也有自己的难处,他已经收敛着吃了。

柱子的表情突然变得黯淡,他缓缓低下了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难以言说的失落。“俺师傅没了,他走之前让我不要再守着道观了,让俺下山入世。”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哀伤。

楚帆和高佑林对视一眼,他们能感受到柱子话语中的沉重。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照在柱子的胸前,但他的心情却无法被这温暖的光芒所照亮。

“你有师兄弟吗?”楚帆问道。柱子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孤独:“俺就师傅一个亲人,俺是孤儿,他拉扯俺长大。一直就只有俺俩。”

仿佛打开了话匣子,柱子开始讲述他与师傅的生活:“观里没什么香火,俺师傅有了好吃的都给俺吃。然后俺们每天就是做功课、修炼、练武。俺师傅130岁生日的时候说他要走了。然后给我讲了很多事,然后他说他要吃好吃的去了,要走了。俺知道他死了,没了。然后俺就下山了……”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像是在回忆那些简单而又宁静的日子:“可俺只想守着师傅的山洞和道观。”然后,他忽然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看着楚帆,眼中闪烁着一丝期待和好奇:“俺师傅走的那天晚上,天上都是彩色的,恩人,你说俺师傅是不是成仙了。”

周围的鸟儿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沉静,它们的鸣叫声在这一刻戛然而止,仿佛在为柱子默哀。只有风,轻轻吹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声音,伴随着树叶的摇曳,为这寂静的环境增添了一丝生动。

楚帆凝视着柱子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知道,对于柱子来说,师父的离去不仅是失去了亲人,更是一种信仰的崩塌。而他提出的问题,也许只是希望得到一些慰藉,哪怕是一点点关于师父并未真正离开这个世界的希望。

楚帆深吸了一口气,他的眼神变得柔和,看了一眼柱子,用手轻轻拍了拍他的头道:“我想~也许吧。”说话的同时,他的动作轻柔而精准,以掌为媒,以气为针,巧妙地刺入柱子的百会穴、神庭穴、本神穴、神门穴、四神聪,将柱子的经络打通。

在这个过程中,楚帆能够感受到柱子体内原本暴躁几欲逆行的内劲逐渐平复,像是汹涌的海浪在遇到港湾后逐渐平息。他的动作充满了一种几乎可以看见的韵律和节奏,仿佛是在跳动着一种古老的舞蹈。

随着楚帆的手掌缓缓移开,柱子的眼神变得清亮,他的身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