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使诈(1 / 2)

镇政府,五楼会议室。

自从刘大海被抓后,由南通县委办秘书下来担任永江镇镇长,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干部。

新来的镇长,还在熟悉全镇的吃喝拉撒问题。

枫彩集团的的招商项目,由韩斌直接向镇委书记付友昌汇报工作。

“书记,目前这次的补偿费用,经过跟县发改委沟通,最多一千万。”

“一千万?这补偿也太少了!好不容易拉来了个项目,县里也不愿意多拨些钱?”付友昌不满的说道。

韩斌摇摇头道:“发改委那边,说是已经按重点项目往市里报批过了。再多的话,就要超过全市投资计划了。”

“枫彩集团的意思呢?”

“他们的态度有些观望了!”

付友昌手指轻扣着桌面,有些犯愁,“好不容易,有企业过来投资说什么也不能搞砸了。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或许我们可以改造成荷花池。这样整体的费用,也会降低。”

付友昌思索片刻,随后说道:“韩斌,你也要向发改委反馈,看看是否还有调整的余地。我们不能因为补偿费用不足,错失这次招商引资的机会。再有,就是把你的初步设想,跟枫彩集团沟通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具体要求。”

“好的,书记。”

接下来的几天里。

韩斌多次往返于枫彩集团和发改委之间,不断进行沟通和协调。

仔细研究其他的区的文件,斟酌多方意见,撰写请示文件,提交给县里进行审批。

“枫彩集团的投资计划,对当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契合度很高……”

“鱼塘被改造成了荷花池,周边的生态环境,极大的改善,荷花池的莲子和莲藕,还可以作为村民们的一部分收入……”

“政府联合多方媒体渠道,为项目加大宣传力度,给当的增加更多的旅游客流量……”

经过几轮的磋商。

双方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并签署了框架协议。

几天后。

新村村委会贴出了布告栏。

鱼塘每亩按两千元,鱼苗按出货量以当前市场价进行征收。

村民们对于今后的规划,并没有提出太多的异议。

毕竟,这个方案为他们带来了不少就业机会。

这个消息也传到了林三宝的耳中。

林三宝心生一计,找来几个人,激动的安排道:“赶紧买鱼苗放进去,到时候可以多赔钱。”

“宝哥,这个可以么?鱼塘都拉起了红线,咱们这么做,到时候被人知道了就不好了。”

林三宝斜眼瞪了过去,“傻子,咱们晚上行动,谁会知道啊!”

在林三宝的怂恿下,这几个人开始秘密的往鱼塘里投放鱼苗。

鱼塘征收工作,开始的那一天。

韩斌带着几名负责统计的工作人员,来到了现场。

刚靠近鱼塘,韩斌就感觉到了不对劲。

鱼塘的水面上,冒着大量的白色气泡。

“这什么情况?”

韩斌眉头紧皱,他从小在新村长大,也经常下鱼塘,所以清楚这个现象,是鱼塘里的氧气不足产生的。

站在一旁的村书记,也感觉到了不对劲。

但他心中也有所猜测,这可能与林三宝等人,偷偷放鱼苗进鱼塘的事情有关。

然而,林三宝已经提前打过招呼。

其他人也希望能从这次征收中,获得更多的利益,没人愿意多说一句不该说的。

看到韩斌似乎发现了什么,林三宝立刻使了个眼神,让负责抽水的村民猛拉了几下水泵,抓紧把鱼塘水抽干。

随着机器轰鸣声响起,鱼塘的水位开始下降。

韩斌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他抬手示意停止抽水,然后严肃的说道:“等一下!这鱼塘有问题。”

“怎么了?韩主任。”

村书记表面带着许疑惑问道,心里却希望事情快点结束。

拖久了,鱼塘里的鱼苗会因为缺氧,大量死亡,到时候损失更加惨重。

其他村民紧张的看着韩斌,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之前下鱼苗的时候,你们应该统计好了每家每户的鱼苗数量吧?拿来给我看一下。”

听到韩斌这么说。

村书记猛然反应过来,连忙从兜里掏出一个记录的密密麻麻的小本子。

“村东头的鱼塘,王大壮家有29120斤,王小六家有31272斤……”

类似的记录,都写得清清楚楚。

韩斌看了一眼,眉头皱得更紧了:“按照你这上面的记录,今年每家每户的鱼塘分红都能达到将近二十万!这比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