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谈判困难(1 / 2)

谈判会议室门口,付友昌与几位领导碰面后打了个招呼。

枫彩集团的人也到了,一共四个人,两男两女,看起来气度非凡。

走在最前面的,应该就是董事长王如定。

进入会议室后,韩斌按照行政级别坐在最边上的位置。

原本,一个关于扶贫开发的讨论会,这个话题有很多可聊的,应该不会枯燥。

然而,坐在会议室里的王如定脸色冷淡,让整个气氛都有些压抑。

会议主持人招商局的马局长,开始介绍主要领导。

“这是主管招商的陈副县长,财政局的王局长,县金融办的许主任……”

轮到介绍韩斌时,马局长刚准备开口。

王如定神情自若地说道:“我们下午还要回市里,有个开发项目,不少市里领导也要到场。要不然,我们加快点进度?”

说到“市里领导”时,王如定特意加重了语气。

似乎在刻意让在场的人知道,会议时间很紧。

韩斌隐约感觉到,枫彩集团肯定是有一定实力背景的。

“好的,好的!”招商局马局长接过话来,频频点头,显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我们去永江镇投资,优势在哪?”坐在王如定左手边的江晨问道。

会议直接进入了正题,没有过多的寒暄和客套。

陈副县长回答道:“财政上的优惠,是我们能提供给你们的主要优势之一。”

然而,王如定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依然面不改色。

江晨笑着摇了摇头说:“财政上的优惠,是需要考虑我们的投资规模。我们更看重的是其他方面的优势。”

陈副县长有些迟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转头看向招商局的王局长。

事实上,会议谈判中,双方都保留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需要像抽丝剥茧一样,一层层深入探讨才能找到最真实的需求和条件。

当地政府的想法,是为了业绩、游客和拉动经济增长。

更重要的,还有一点。

吸引更高层的领导,过来视察和指导工作。

看!

永江镇搞的旅游经济,确实做得不错。

工作干得好,上面领导一高兴,下面的同志就有机会提拔升迁。

然而,这种模式的问题在于,过不了多久,又会有新一批领导上任,然后重新搞业绩。

今年搞苗圃观光,明年水上乐园,后年再换别的项目。

总有一批想要往上爬的人,会不断出主意,换项目。

对于来投资的企业来说,出了钱之后,当地换了领导,自己可能就不再是香馍馍了。

那些曾经死乞白赖求着投资的领导又换了一波,企业没有持续的回收成本,最后被耗干成了一具空架子。

这样的循环下去,逼得企业要有更长远的目光,看待未来更长远的发展。

归根结底,企业想要的优惠不是一时的,而是更久远的。

这些条件都取决于一个最根本的因素,那就是人。

但谁又能保证事成之后,领导们会一成不变,死死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呢?

王如定手指轻叩桌子,开始显得有些不耐烦。

场面似乎陷入了僵局。

“各位领导,还有几位企业老总,我有一点想法。”韩斌突然开口道。

王如定看了过来,有些疑惑地问道:“这位是?”

“他是我们永江镇的建设办主任,韩斌。”付友昌赶紧解释道。

在场的其他人,都用微眯的眼光看着韩斌。

王如定有些没想到,一个年轻人敢直接在会上发言,这种事情是很少发生的。

要知道,从在座的所有人的年纪和行政级别上来看,都比韩斌高。

王如定开口问道:“你不是说有想法么?可以提出来。”

韩斌微微点头,继续说道:“目前,从我们镇到市里,开车两个多小时。建成的高速公路通车两年多的时间,很多路线都非常熟悉。”

“这里山清水秀,为什么不能发展旅游业呢?要知道,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节奏的变快,城里人精神压力大,最想要的就是一片宁静安逸的原生态环境来调节。”

“现在,我们给你们的不光是财政上的优惠,更有很大的一片愿景。你们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大展手脚!因为你们是第一家入驻的集团企业,各种手续审批都会提前照顾。”

枫彩集团投资事业部的江晨,不慌不忙地说道:“前景发展是还可以。不过,不知道你们最近有没有看报纸?听说,你们镇里出了点事情啊。”

话音刚落,县里领导和招商局的局长脸色都变得很难看。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镇里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