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中秋诗会方案(二)(1 / 1)

狼啸西陲 渭州野叟 651 字 4个月前

田山长,教谕们。前天开会,田山长提出这届诗会在形式上要有改进和创新。请教了几位同学,他们说往届形式比较单一,我就借鉴了崆峒书院桃花诗会游胭脂峡,登崆峒山,在中台比赛的长处和优点,就想到了方案中的办法。接着又说:

我朝以农业立国,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之命脉。渭州地处西北,是边州,又是军州,防御责任重大。周围西夏,吐蕃,吐谷浑,回鹘外族环立,历史上战乱不断。我州学的学子,皆人之雏鹰,人中龙凤,将来多为国之栋梁。劝民农桑,带兵杀敌乃必备之才能。然我辈学子,埋头于子经,行走于斗室,有的甚至可以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想借此机会,让同学们深入一线,沾沾地气,体会一下农民劳作之辛苦,感受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沉重;让我们走进军营,看刀剑之锋利,观军阵之严整,听一听军人的故事,知道我们的安定生活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让同学通过观看和体验,深知农民和军人的艰辛,早早树立报效国家的志向。

参观的安军村,是今年平凉县衙刚批的退役军人安置新村。是我二爹负责的,我可以联系。联系军营他也可以帮忙。

你二爹是干啥的?不认识的一个学正问。

我二爹是当兵的,是禁军的副指挥使。

原来是当官的,我说呢。

鹏飞,你联系了安军村和军营,还管两顿饭是真的吗?那可是将近100人的饭啊?葛教谕有点担心地问道。

简单的饭菜,中午我准备压饸烙,晚饭就是烩菜,花不了多少钱。

人这么多,最少也得几十缗吧。

田山长,各位教谕,我作为州学的一名学生,学校教我知识,教我做人,我回报学校是应该的。

好,好。那就先谢谢鹏飞同学!参观的事就先定下来。你对晚会还有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田山长发话了。

由于是集赏月,演出,诗词比赛大型联欢晚会,观众来的很多,我们还可做三项工作:一是邀请州,县,军中的官员,有名望的人士前来赏月,提升晚会的规格和知名度。

二是特邀部分世家,地主,商贾赏月,但必须有所表示,赞助的金额在晚会中间公布,以表感谢;所得的钱物除晚会用度外,剩余部分补贴学校开支不足。

三是采取联合办会的形式,晚会节目应该百花齐放,舞蹈,戏曲,杂技,歌曲融于一起,给观众奉献一台丰富多彩的视觉盛宴。

有想法,更有见地。我很期待晚会的盛况。一个捋着山羊胡子的老夫子一脸神往地说。

我们是学校,和官吏,农民,商贾,军人搅合在一起,有辱斯文,是自降身份。好好的一次诗会,硬是弄成了大杂烩,我不赞成。一身襕衫,满脸倨傲地教谕说道。

迂腐,短见。我们教书育人,就要全面发展。上州学的有几个能中进士,又有几位能当官做吏。就是做了官,就高高在上,不与农民,商贾,军人打交道了吗?葛教谕气愤地质问。

笑话!请问你是什么身份?你不吃饭?你不拿束脩吗?你上三辈子不是农民?扁担都没放下,就打卖柴的,不为人子,枉为人师。老夫子直接开骂。

有辱斯文,干什么?这是菜市场吗?夫子骂街,闹天大之笑话。田山长发火了。鸦雀无声了。

我觉的,鹏飞同学提的三点建议,我认为很中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分一下工,州县的官员我去请,特邀的商贾各位教谕想办法去说,整个诗会由葛教谕总负责,鹏飞同学总策划,全体教谕和诗词学会同学协助,要把这届诗会办出特色,办出经验,办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