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新村蓝图(1 / 1)

狼啸西陲 渭州野叟 707 字 4个月前

天刚亮,我和干爹吃了早饭,扛上铁锨,带上画图用具,黑子背上吃的喝的,手里拿了个砍刀,我们三人就出发了。

鸦儿沟位于渭州城西,南北走向,南高北低,距城约七八里,南背靠太统山,西望崆峒山,北对磨盘岭。夏秋沟里的洪水在川地里冲出四五米深的沟渠,现在是四月,溪水潺潺,自南向北流入泾河。

沟渠边乱七八糟地长着杨槐,榆等杂树;沟西地起伏不大,荆棘,枣刺,蒿子,旱芦苇等杂草丛生,我们一行走过,惊起几只野兔,野鸡往远处窜去。

沿溪沟南行四五里,到鸦儿沟的沟口,进沟南行,前宽后窄,高低不平,杂树乱生,野杏树上的杏密密地挂在树枝是,伸手摘一颗,咬一口,酸的倒牙。

乌鸦,喜鹊,麻雀和叫不出名字的野鸟鸣于树间,树密山幽。走了三四里,地势渐高,山也越高,树木更加茂盛,沟深不见尽头。回头往出走,半山塌陷裸露处,黄土和胶土层明晰,是建砖瓦厂的理想之地。

黑子在前边砍着荆棘和枣刺,我们慢慢爬上了沟西边的山坡,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南望太统山高耸入云,山腰雾气淼淼,再往下成片的森林一望无际;西眺崆峒山朦朦胧胧,仙气飘飘;北边泾河泛着金光,让人浮想联翩;东观渭州城西边的来远门城楼尽入眼底,高大巍峨。近看脚下的土地虽然杂草丛生,土质黝黑,一但开垦出来,绝对是高产良田。我仿佛已看见新村建成后人声互答,鸡犬相闻,麦浪滚滚的田园景象。

坐下休息,我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 ,一边给干爹和黑子讲起了我的规划和设想。

你们看,我们现在坐的方位是背南面北,往北看,川中间的是东西大路,我的计划是必须南北向修东,中,西三条村路。东路就修在鸦儿沟溪水沟边,直通沟里,在沟里建砖瓦厂,运输方便;西路要修在村的边界,既是西界,也是西边出行的通道;中路就取在这两条路的中间,要修的比这两条路宽,可作为全村进出主路。

再在山脚下修一条东西向路,作为新村的主街道,路南中心位置修村部,也是村里的办公,议事房,周围修村学,医馆,商铺,演武场等公共设施,路两边建成统一规格的住宅,村民可一次性或分期购买入住。

酒坊,醋坊建在东西路东南边,一是离砖瓦厂近,用砖瓦便捷,可降低建设成本;二是出进运送方便,不扰民。

为防贼防盗防兵灾,冬闲时,组织村民夯筑一圈围墙,就地取土,取土的沟壑就成简单护村河,一般的蟊贼进不来,墙厚一米以上;在中路围墙北,东,西路围墙口修建三座村门,日夜派村民看守,防止盗贼或生人进入,保证村里的安全。

围墙北到东西大路南,开垦出耕地,分给村民,但开荒花费得出。按家庭人口,每人先按五亩分配,口粮应该解决了。

飞哥,你说的这么好?我都想在这安家了。黑子羡慕地说道。

行啊!过几年娶个媳妇,生一大堆娃。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多好的日子啊!我调侃道。

去,才多大点娃呀?就想娶媳妇了,想的到美。毛长齐了吗?干爹插话了。

不过,说实话,狗蛋说的我老汉都动心了。茅屋三间,翁媪二人,田地两垅,农忙时“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荷锄带月归。”农闲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算人生一大幸事。

干爹,你可不老,我刚才描绘的这些,我可没时间管理,是要交给你管的,几年后我只想看到我设想的,怎样实现就看你的了。

真的,那我就是拼了老命,也得干成了。如果真实现了你说的那样,干爹我这辈子就算没白活。

干爹,能成,真的能干成,我相信你。

吃了些干粮,三人下了山坡,对照批文,我一边走一边用铁锨铲成土堆,标出路,住宅,酒醋坊,砖瓦厂的大致位置,一圈下来,已是下去了,回家吧,我得赶快把平面图给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