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例会制度(1 / 2)

寒门皇族 郑墟 1031 字 4个月前

砖窑就坐落在十个高炉旁的小山坡上,方形,都是泥砖堆叠成的,约有一人半高,占地约十平米。

杨奕和李大牛两人到的时候,砖窑里面的火正烧着,不过不是大火,只是用来烘干砖窑内部。

“看起来还挺结实。”杨奕打着火把走了一圈,没发现有大裂缝。

“我今天专门让人去请了个烧过青砖的砖匠过来,由他来带着大家做的,他说今晚只要再烧一晚上火,就能用了。”李大牛说。

“砖匠!他愿意加入我们吗?”杨奕惊喜地问,现在摊子大了,最需要的就是有经验的人才。

“愿意,你家嫂子也看过了,就等你点头了。”李大牛说。

“那行,招进来,给他技术员的工资,是别人的一倍半吧。”杨奕说。

“他人就在这里呢,叫李冉,奕哥儿你直接跟他说就行。”李大牛一指,杨奕便看到了那个在砖窑外面,正往洞里送柴火的人。

那人上身赤裸着,满身流汗,皮肤被火光映成红色,正用一根长长的木棍调弄着火的大小。

“李冉哥。”杨奕走过去,喊了一声。

“冉哥,这是咱东家,皇族呢,本名杨奕,我们都叫他奕哥儿。”李大牛介绍道。

“皇族!”李冉一听,连忙丢掉手上的木棍,就要跪了下去。

“别别别,我不兴这个!”虽然有前身的记忆,但是杨奕还是保持前世的性子,对跪跪拜拜什么的总是难以接受。

“这位皇家哥哥……”李冉一说话,杨奕又连忙摆手打断他。

“都说了,叫我奕哥儿就行。”杨奕苦笑。

“我这位本家大哥之前去过官家砖窑干活,很守规矩。”李大牛连忙解释道。

“在我们这里做工没那么多规矩,最主要就是把工作给做好。”杨奕说,“我给你一个月三十两工资,你愿意在这里长做吗?”

“三……三十两?”李冉吓得腿一软,差点又要跪下来。

“没错,三十两。”杨奕点点头。

“愿意!太愿意了!”李冉眼中泛红,“这价格都能请匠师过来了!”

“那倒不用,我不要做青砖,烧红砖就行。你知道红砖怎么烧吗?”杨奕问。

“红砖?烧了的泥砖,不过水,直接晾着就会变红,不知道奕哥儿说的是那种吗?”李冉问。

“没错,就是那种可以了。”杨奕说。

“那个简单,要是那种,这个窑能一天出一千砖!”李冉说。

“行,这样我们就可以好好建房子了!”杨奕只觉得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另一头,十三儿在通城里,也忙碌了一整天。

清晨的时候,拿了一袋子钱,他借了石磊的马,便往通城奔去。

通县是一个比郦县还要大上一倍的县城,离郦县大概有一百里路,但是通县和郦县最大的不同,就是那里出产铁矿石。

可以说,通县就是整个大衡国最大的铁矿石出产地。

只是大衡国却只让通县出产铁坯,不允许在通县里面铸造,甚至连普通的农具也要从别的地方购买。

外人看起来或许会觉得奇怪,就是将铁坯打造成为农具而已,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地将铁坯卖出去,然后从别的地方再买回来。

但是这个操作,却是皇室为了防止通县里面出现大量武器的决策。

毕竟大量的武器,是造反的重要依仗。

这也造成了通县的铁坯会比其他地方便宜许多。

本来十三儿就想着建议杨奕,说可以到通县来拿货,便宜量大。

只不过在不知道用量的情况下,他不好开口。

但是在郦县的铁坯突然升价之后,他便顺势提出了要到通县来买铁的建议。

征得杨奕的同意之后,他领下了任务,和足够的钱。

一路上,十三儿几乎没有多少休息,当天下午就已经策马到了通县里面。

没有停歇,他立刻找到了官家的铁坯卖场处,没花多少工夫,就打听到了主管卖铁坯的司管是谁了。

司管,就是专门管理买卖的负责人,不算官员,却是个吏中肥缺。

夜色还没笼罩通县,十三儿和那司管就已经到了通县最好的通易酒楼里,坐到了包厢里。

“黄司管,这是通易酒楼里最好的酒菜,您尝尝!”十三儿笑着给对面那微胖的司管倒酒夹菜,顺带着还拿起了一杯酒,“黄司管,我敬您一杯酒。”

说完,十三儿咕嘟一声就喝了下去。

“能联系上我,你有点能力。”黄司管笑着拿过酒杯,但是却端在手上不喝,“你是哪里人啊?”

“小的来自郦县。”十三儿赔笑答道,眼睛有意无意地看着黄司管手中的那杯酒。

“你主子姓杨?”黄司管依然没有喝酒,而是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