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想家了吗?(1 / 1)

环顾四周:水泥的半旧两室一厅,这是我少年时期的家,看见父母坐在客厅和我先生在聊天,我惊喜大过惊讶,不对,他们??哦!是了!我仔细打量着房屋,非常真切,不似以前的梦境心里知道但却看不清楚,不禁讪笑,这个梦3D建模不错,没有偷工减料。

走过去问:爸妈,原来你们在这呀!二老笑道:是呀!我们一直在这里,想家了吗?想回来就让你爸去接你。强装的微笑破功了,转过身搂着我先生的脖子大哭不止。

哭着哭着我醒了,睁开眼睛,满眶的泪掉下来,身边的人微微打着酣,沉沉的睡着,抬手想把他打醒说说我的梦。

忽而想起,上次天气很冷,他拿了一件衣服经过我身边披在了另一个女人身上,我气的掀了桌子然后从梦中醒来,也不管我的梦不是他的错,狂锤了他一顿,叫嚣着:我要杀了你。把他打懵后我又躺下睡着了。

第二天他便玩笑着向孩子们控诉:你妈说要杀了我,她会不会趁我睡着了谋杀夫?”我立刻讲了梦里的事向孩子解释,两个女儿面面相觑,初中的大女儿说:“妈妈,其实人可以独立生活的,不一定需要老公,做个梦你都要这么生气,太在乎了不好。”二年级的小女儿说:“妈妈,本来是他的错,你杀人却要坐牢,真的不值得的,其实你可以换个男朋友。”这次轮到我和老公面面相觑了。

思及此,我嘴角微挑,算了放过这个好眠的人,说了他也不会懂,只会说:一个梦而已哭什么。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哪怕相濡以沫二十年,他也最多不理解但尊重吧!也或许明白但不想费心用力,过日子嘛,不能苛求太多,太用力就会走散,这是我跌跌撞撞走到今天对生活的一点理解。

起床、洗漱、送娃、上班,每日重复着,一样又不一样,一样的行动轨迹,一样的平淡如水,却不是每日都一样的心情。今天就很不一样,很多时候做梦醒来就忘了,而今天不停地回放,不停地听见:让你爸去接你。

我爸这辈子接过我吗?我真的不记得了。我的父母是双职工,我是独生女,在七八十年代,我应该是普通人里很幸福的那一类,长大后的我也笑着默认:我很幸福。也许人都喜欢被别人羡慕吧,所以我不想说:不是的。

记忆是个很神奇的东西,近在眼前的记不住,刚放下的找不到,可是遥远的记忆却清清楚楚,甚至一个眼神都忘不掉。据说从心理学角度:痛苦的事情总是刻画的很深,哪怕屋里堆满了垃圾,它也是最显眼的存在。

小时候我被寄养在奶奶家,爸妈上班没时间照顾我。到大概六七岁我已经记事了,那个时候还是单休,每周六晚饭后妈妈接我回家,我总是翻遍衣柜,担心他们又藏了一个孩子。周日下午我就自己慢慢走去奶奶家,再后来我又寄住在外婆家。

如今我想来距离不过三四公里吧,现在我每天接送两个孩子大概二十多公里,开车是快捷的多,果然过去车马很慢,工作很忙。从出生到15岁去上中专我从未在家真正生活过,像个客人,每周来一次的那种。

所以一直我把对亲情淡漠归结为:一起生活时间少,所以不太亲,而不愿意去承认是自己生性凉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