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古代农场22(1 / 2)

没抱多大希望的太守们,继续苦逼的埋头工作,最近到处都是灾民,他们每日都焦头烂额。

里正回去后就让三郎,丽娘两人去城里。

不论大丫多大的本事,还是需要有人来照看的,没有什么比家人在更合适的了。

此时李府。

三郎与丽娘两人望着气派的棕红色大门,门口两座白色大狮子,两人相互搀扶着上台阶,敲门。

“谁呀?”

小斯开门看门口是两位农家人,小声询问,“两位是?”

“外面找大丫。”三郎稳住声音。

一听是找主家的,机灵的小斯就知道是应该是主家的人来了,连忙请进。

管家很快就得到消息,知晓了他人的来源神使的爹娘来了,连忙就带人找神使。

大丫这几天玩的很开心,这里好多东西都是她没有见过的十分稀奇,不过待久了,也开始想爹娘。

今天一天都闷闷不乐的,管家还发愁怎么哄祖宗呢,这会儿不怕了。

跟着管家走,三郎望着干净的石头地,长长的走廊,被照顾的精美的花圃,一路上心在狂跳,这一刻他好像意识到里正说的不一样了,是什么意思。

“说不定,过几天就见到爹娘了。”简夜漫不经心的说着。

“嗯,他可能已经在路上了。”大丫在脑海里语气开心的说着。

“不过,大丫,你现在有钱又有地位,应该学一点东西了,不然走出去神使是不识字的,多难听!”简夜围着大丫上上下下飘着。

简姐姐说的都是对的,大丫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

“还有名字,也可以改一改。”

“好的,简姐姐。”大丫迷妹一般,点头同意。

大丫和简夜聊的欢快,落在旁人眼里就算大丫一个人坐在石桌前闷闷不乐。

三郎与丽娘看到的就是这副场景。

丽娘叫上一声,“大丫。”

大丫循声望去,看清楚是谁,奔跑过去。“娘。”

大丫抱着娘稀罕,娘稀罕大丫。

简夜懒得看两人腻歪,飞呀飞就飞远了。

长长的粮车盖上雨布,城北,城南,城东,城西,分别从长平城出发,向不同城池而去。

向城南出发路上遇到难民告知长平城有粮,遇到因为灾祸跑上山的劫匪,也告知长平城有粮。

听说有粮食,那当个屁的劫匪呀!丢下东西带上老母亲,妻子,孩子就往长平城赶。

几日后车队到达驿站。

休整一天,荆州的人才到驿站。

荆州城的人到时刚好长平城的人在吃饭。

饭桌上有肉虽少,但饭菜多呀!

荆州城队长秦立看了一眼餐桌,垂下眼皮,又如常的看过去打招呼。

长平城的人没有看出他们眼中的异色,当然就算看出了估计也会不在意。

长平城官兵面色如常还招呼他们吃饭,秦立更加怪异得看向他们,秦立警惕了起来,“你们的文书呢?”

长平城队长拿出怀中的文书递给他,秦立检查没有问题还给他们。

解散众人让大家吃饭,秦立没想到驿站端出来的也是好饭菜。

这次长平城的队长大概看出他的想法,凑近他的耳边说,“这次护送的是粮食!,外面吃的都是特地给我们准备的粮草,你们也有,吃吧,吃完还得赶路呢!”

“有粮?”秦立诧异得看向他。

长平城的队长神秘一笑,告诉他,“我们城里来了一位神使大人,厉害着呢,每天都有不少的粮食,这次送过来后面还有呢。”

听完他的话,秦立将信将疑。

看荆州城的人脚步虚浮,长平城的人把东西交给他们,等他们休息好出发后才离开。

护送的是粮食,长时间面无表情的官兵也露出笑脸,想着回去之后城里饥荒很快就缓解,不由得想赶紧到家。

荆州城,不说城外,就算城内,街道上如今人都少了许多,到处都是冷冷清清。

百姓们纷纷紧闭房门,家中其他人都躺在床上,减少动作,减少饥饿感。

秦立等人一靠近城门就全身戒备。

灾民们将信将疑的盯着驶过来的板车,车顶上盖着油布,看不清楚什么东西。

浑身衣服坏成条,有的两目呆滞,也有的两眼发光目光贪婪的看着板车,试图通过油布往里看。

板车靠近,不知是谁喊了一句,“粮食,肯定是粮食!”

这时一群人一瘸一拐的爬起来,瘦弱的他们哪怕是成年人,恐怕力气连以往的小孩都比不过。

秦立不想伤害他们,但是更加害怕粮食被抢!有人靠近,他们唰的一声,刀从刀鞘中拔出,果然!他们后退了两步,秦立刚一放松,突然又有人大喊,“粮食,进去了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