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古代农场18(1 / 2)

一身官服的正是我们的太守大人,他半个身子靠在身侧的男子身上大口揣着粗气,稍缓站定。

众人把手中物品向身后藏,却不肯放下。

王宗友上前一步,拱手做了一个作揖。“敢问大人为何而来?”

太守罗天赐装没看见他们身后的动作,搀扶起王宗友。“老汉快快请起。”

扶起王宗友,罗天赐向他说明来意,“我等过来是特地找寻与你,也是有要事相求,可否借一步说话?”

要事?相求?他这里可没有什么东西是能被他一个看起来是大官的人看上的东西。

而且还能引得众人跨步开到这山坳里找人,除非......

王宗友负手请他们进入他住的屋内。

屋外人面面相觑,不知作何反应,犹豫片刻还是在原地等待。

屋内坐定。

罗天赐没有开口说话,先观察起屋内。

屋内物品简单一目了然,在看到堆在墙角的几个南瓜和红薯,眼睛泛起亮光,露出一抹满意的微笑。

一直注意他神色的王宗友不动声色地跟着他目光向周围看去,在看到他盯着墙角物品露出笑意,心中微叹。

两人静默片刻,罗天赐悠悠叹息,开口。“老汉有所不知,外面短短时日又出现一起灾祸。”

“在偏北还算完好的地界来了一场洪水,许多人家的房屋被冲塌。”

“死伤无数,许多人被迫离开家乡,千里迢迢来到长平城。”

“我等看了实在是让人心痛。”

“老汉也是从别处逃难而来,恐也知晓如今灾祸不断,民不聊生,朝廷救也救不过来。”

说到这里,王宗友诧异的看了一下明显是官员,还是职位不低的官员,竟然会承认如今朝廷的无能,还是对着他这么一个老头说。

在他们百姓心里就算朝廷如何,可也不敢随意说教,嗯,私下还可以,但明面上可不敢!

罗天赐像是知道他在想什么,露出苦笑。“我等乃是长平城太守,从做官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为了当地百姓做主,如今看到百姓如此困苦,我等实在是心痛难忍。”

这时王宗友才知晓眼前的人正如长平城的太守。

罗天赐接着说,“从这洪水爆发,百姓迁徒,知晓我长平城目前算是安生,便来到长平城下,我等官员们实在是想救,却无力救援。”

“我......”说到这里一辈子铁骨铮铮的人竟然开始掉起眼泪。

王宗友年轻时期游走,少有见到这么,这么,感性的官员,这实属百姓之幸!

罗天赐看王宗友已然开始感动,连忙接着输出。“那日你与家人一同进入城中,办理户籍,后听闻你们没有要城内的粮食还诧异。”

“后来缴获山匪,得知一传言,说你们这里有些粮食。”

说到这里罗天赐停顿片刻,面色如常接着说着:“那时我们城内粮食还有存续,城中田地也还有些许粮食。”

“只是如今不同往日,难民增多,突然想起传言,便只能来此询问。”说完,罗天赐看向对面的王宗友,等他消化完,又示意般看了一眼门口的青年。

青年退下,很快几人抬了一个箱子放在门口,然后转身排排站挡住门口的视线。

徒然挡住的光亮使屋内的光线暗下来,也使王宗友回神。

王宗友看向箱子又看向对面的太守大人。

王宗友在他说时就已经心动,他前段时间也再去过几次城里,打探过太守的信息。

城外的难民一日比一日少,城外开始多了许多的村落,他把那些来的难民们都安排的很好。

也听到城中所有百姓对太守的推崇,只因太守大人真的是在干事。

这段时日忙着开荒物资也够就没有再去,哪知晓外面又开始乱了起来。

如果城中没有粮,这次乱起来,他们也许又要开始逃难。

想着大丫、家里人、村里人因为安定下来露出的笑脸,这世道下还有哪里有安生之地。

想着护着大丫的神仙,他也不愿意在逃,没有一次逃亡没有伤亡。

思绪纷飞,罗天赐看他没有反应,单手挽起一些袖子,另一只手打开箱子,白色的光从箱子里流出。

不等打开,王宗友压下箱子,望着罗天赐满是诚意的眸子,点点头。

罗天赐压在心中的一口气吐出。

王宗友向外开口:“三郎。”

屋外听到里正开口,三郎从人群里挤出回应。“哎。”

“把大丫带进来。”

听到里正爷爷叫她,大丫不等三郎反应连忙进去,看到里正爷爷好好的坐在凳子上,正柔和的看着她松了一口气。

罗天赐有些好奇,这个时候叫这么小的孩子进来作甚?

王宗友唤来大丫,当着众人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