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互坑(1 / 2)

赵桂丢弃了手下所有步卒殿后,自己领着两百骑兵亲卫往西逃命。

姜青林杀散了殿后的步卒,带着骑兵在后面紧追不舍。

「进度:786/4325」

进度上的分子在不断跳动,告诉着姜青林城内的进度。

姜青林在后面穷追不舍,赵桂在前面仓皇而逃,一路上,赵桂的亲卫骑兵不断逃散或被杀,仅剩三十几人。

赵桂不敢往北走,生怕桓农郡已经落入东周之手,于是赵桂干脆渡过洛水,一路南下,干脆先投奔宋国去了。

现如今东周西周针锋相对,但南边的宋国却跟挂机一般,东周西周将领有的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与其投降对面干脆就投奔宋国,将来还有回来的机会。

追不上赵桂,姜青林只能反回去,赵桂部4325人,被杀或者俘虏3469人,达到了任务要求。姜青林在卢氏城休整了一个晚上,便继续往东,追击贺拔赢和侯莫祟。

贺拔赢和侯莫祟追杀若干达一路到了阳州的蠡城,姜青林正好堵住了他们的后路。

若干达守在蠡城,城中守军不过三四百,八九千的西周军队将蠡城团团围住,而姜青林带着五千军队进逼蠡城,相距约三十里。

大家都探明了各自的动向,却各自保持着短暂的和平。贺拔赢和侯莫祟生怕自己一攻城,姜青林那边就趁机扑过来,而姜青林希望西周军直接攻破蠡城,弄死若干达,打算等攻破城后再进攻,双方都没有行动。

而当天夜里,贺拔赢,侯莫祟发起了夜袭,直接攻进了蠡城,若干达被杀。

随后,休整了一夜,贺拔赢,侯莫祟便领兵南下打算绕回姜青林回西周。

姜青林却也渡过洛河,堵在了贺拔赢,侯莫祟回西周的必经之路上,双方爆发了战斗。

不过贺拔赢刚交战时就发现了己方这边兵员素质和对面差距极大。

西周相比东周本就更加贫瘠他们的士兵一天只能吃两顿甚至一顿,还吃不饱,怎么打得过一天三顿饭,顿顿吃饱饭的士兵呢。

贺拔赢本想带着亲卫骑兵突袭一下姜青林,看能不能军中夺帅斩首,贺拔赢曾经在大战中还追杀过高王,差点杀了高王,十分勇猛,他的考虑并非异想天开。

不过贺拔赢年纪已经大了,加上姜青林那边军阵整齐,不好突击,最后还是不愿冒险,于是带领军队边打边撤,寻找机会就脱离了战斗。

姜青林将留下殿后的军队全部灭杀,但贺拔赢,侯莫祟已经逃了有两里地了,姜青林尾随在后面寻找交战机会。

姜青林一路追赶,贺拔赢,侯莫祟走投无路,丢盔弃甲,心一横,一路南下也投奔宋国去了。

这一场,西周斩杀了东周一员大将若干达,却也落得三员大将流落宋国。

高王一直在准备再次攻伐西周,听闻阳州东义州爆发了战斗,算是打出了胜利,高王便趁机举兵前来。

这一次,高王派出了高昂,侯京,刘贵三员大将,共计六万大军前来。姜青林则负责后勤支应,同时,姜青林也被升为了都督洛,阳,颖三州诸军事。

虽然升官了,姜青林还是很头疼,六万大军的后勤可不是好供养的。刘贵,侯京都是胡人,姜青林便也不客气,他们的部属姜青林都是供应的麸糠里面掺些麦粟。

高昂可是东周的夏人第一大将,夏人的旗帜,姜青林对高昂便大方起来,供应的都是粟米,还额外提供了一万斤腊肉。高昂也不是小气之人,给了姜青林四百匹战马以作回报。

战争是以高昂军攻西周的建州,侯京,刘贵两路大军攻潼关开始,宇文靖自然也是举全国之力前来应对。

战争的局面发展的很是诡异,简而言之就是东周大军之间全是算计,宇文靖先是集中大军围攻高昂部,侯京,刘贵闻知此事后就停驻在潼关前,并不抓紧进攻,给宇文靖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去打高昂。

最终高昂落得全军覆没,只身而走,又在逃到河阳时,被河阳的高永乐拒之门外,被赶来的追兵杀害。河阳与洛州仅大河相隔,姜青林本想派人过河接应,却没有赶得上。

高永乐是高王的侄子,和高昂有私仇,这一次是借机生事,高王向来对下宽松,高永乐又是高王的侄子,高永乐必然不会遭受什么严惩的。

侯京和高昂关系不好,刘贵和高昂更是关系恶劣,互有仇怨,曾经刘贵在高昂面前公然宣称夏人为一钱夏,意思夏人只值一钱,高昂大怒,拔刀要砍刘贵,刘贵吓得躲入自己军中,高昂气得要带兵直接打刘贵军。

如今几方一齐出手,直接把高昂置于死地。

东周国力远强于西周,却一直没能拿下东周,最主要就是高王并不能完全整合内部势力,胡夏矛盾极大。

侯京和刘贵大军还在潼关前,听闻高昂大败的消息后便开始攻城。姜青林在这时间带着八千士兵入驻了新安城,然后直接断掉了前线大军的粮草。

内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