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大秦姜氏(1 / 2)

正是宋真将故事背景设置在现实世界,产生一种亦真亦假的错觉。

秦国姜氏,自然是虚构的,可是看过的史官们却迷糊了。

假的?那怎么会演得如此有模有样的?

他们翻遍了《史记》,都没有从里面找到任何一个姜氏将军。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姜家的故事发生在秦朝末年那段残酷的社会背景之下,完全是可能的!

大唐秘书省为此事,吵得不可开交。

“我坚信秦国姜氏是真实存在的!不可能是虚构的!”

“那司马迁的《史记》中并无记载,你怎么说?”

“你有没有想过,司马迁是汉朝人,他撰写《史记》的时候,也是道听途说?”

“好一个道听途说!人家肯定是参考了许多秦国文献!”

“有没有可能?因为姜淮将军是被污蔑谋反,所以正史并没有记录?”

“没错!还有一种可能是,司马迁或者汉孝武皇帝为了衬托自己攻打匈奴的事迹,故意将秦国姜氏忽略?”

“不行!我不能让大秦姜家的英雄事迹埋没于历史长河中,我要将他记录下来!”

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在唐朝时期编纂的《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之中,添加的话不太合适。

因此,秘书省的史官们为了增添大秦姜氏的故事,甚至编纂出一部《秦书》?

不仅于此,史官十分严谨,来到宋府亲自询问宋真相关细节。

宋真听到之后,他整个人都傻了,这是咋回事?你们似乎在玩点新东西。

同时,天下各地,突然冒出来不少自称是秦国姜氏的子孙后代。

他们亲自上门找到官府,将族谱公布于众。

宋真懵逼了,连他都不自信起来,难道这是真的?自己误打误撞的,不小心将埋没的历史给挖掘出来了?

编纂秦国姜氏一族的故事进入正史,这个决定得到了武则天的好评及支持。

她如今就是需要树立一位忠君爱国的榜样人物,很显然,秦国姜氏完美符合这个人设。

甚至,她还想将人家姜氏替换成武氏,不过这个决定,大臣们群体抗议!

没有办法,武则天只好作罢,她退而求之,将观看《仙剑三》列为政治任务,为官者,必须携子女一同观看!并且写下观后感。

然而,她忘了自己是如何称帝的?

她不知道她这么做,却给自己带来了造反。

......

由于政治任务的强制性,还有口碑加持,《仙剑三》愈发火爆。

在权力施压之下,洛阳、长安的两坊只能先安排当官的先看。

三十六个上州的观赏门票都预约到了一年后,由于是全国二百州同步上映,有不少人甚至千里迢迢的跑到其他州去看戏。

《仙剑三》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五胡乱华时期,刚好那时候遭遇了瘟疫横行,人间就像一个炼狱,百姓们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茂茂割肉求粮食的剧情,在唐朝反而没有引出多大的轰动,因为在大荒之年,这种行为早已司空见惯了,易子而食都是常见之事。

在苦难时期,用自己身上一斤肉,能够换回十斤粮食?

还有这种好事?别说十斤了,一斤!不对,一笼馒头也行啊!

这在唐朝人看来,他妈的简直是科幻故事,谈何感动?

也就是天天吃饱饭,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现代人,才会为这种行为潸然泪下吧?

宋真在创作之前,做过市场调研,他清楚观众们喜欢看什么,不喜欢看什么。

所以他精简了茂茂的剧情,重点放在姜家的故事之中。

很显然,这个决定无疑是成功的,如今民间的话题,一直围绕着姜家兄妹身上展开。

“我不再是软弱无能的我,我不再是懦弱胆小的我,我不再需要父兄的保护!”

“我是烈火焚烧出的勇敢,若我在绝境中被黑暗吞噬,那一抹红光终将会把天下苍生带向新生!”

当姜如葵再一次为了天下苍生献祭自己之后,观众们再也绷不住了。

“你是否见过,一个活了五百年,仍是十六岁的少女?”

宋真将原作中,龙葵与景天的兄妹之情,巧妙的改变成为家国之情。

他改编的《仙剑三》,删减了很多恋爱桥段,重点放在营造精忠报国、守护苍生之上。

倘若是放在后世,现代人大概率会嗤之以鼻,什么圣母?

还有姜淮被赵高诬陷谋反,处以极刑后,姜家人依旧誓死守护大秦边境。

这段剧情,要是写在现代小说,估计会被当成大毒点!

“去你吗的大秦,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起兵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