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慢慢喜欢你(1 / 2)

不是崔梦竹不想下去,而是她真的还没有梳妆打扮完成。

梳头婆见新娘心切,赶紧加快速度,她一边梳着一边念叨道。

“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

幸好,崔梦竹早已开了面,开面是最浪费时间的一项工作。

需要在脸上涂抹海棠粉,然后用两条线,将她脸上的汗毛去掉,还有生长不齐的眉毛也要修整。

正所谓“别开生面”,便是起源于这项习俗,寓意面目一新。

前面有提到过,“开面”通常是在女子即将出嫁之时,以及嫁做人妇之后才能做的,少女是不可以染指。

就连梳妆台的铜镜也是大有来头,是清河崔氏特意从道观中,请来的道教礼器,名叫“相思镜”。

崔梦竹在镜中见证自己的脸上一点点有了变化,她忽然紧张起来。

第一次嫁人,没有经验,不太懂规矩。

她时不时往窗外望去,只见得心上人宋真还在下面站着。

“可以快点吗?”

“新妇子,不要心切。”帮忙梳妆的阿婆,是族内的族老。

族老早已经是过来人了,她清楚新娘此刻的心理。

“婚嫁乃人生大事,新妇子勿要着急,要急,也应该是新郎官急。”

不知道过了多久,族老用红绿线为崔梦竹绑起头发,梳起云鬓。

云鬓,是唐朝人妻标配发型,两鬓垂绕抱面,宽广如云。

只要见到这种梳着云鬓的女子,你就应该知道,她已经嫁人了,小伙子就不要肖想啦。

李商隐《无题》诗云:“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同时为崔梦竹化妆的女子,一共有三人。

一人画眉,一人扑胭脂,一人点花子。

“阿姊,你今天好漂亮啊!”崔梦婷跑过来,她上下左右打量着姐姐,满脸羡慕的说道。

崔梦竹笑着摸了摸妹妹的头,柔声道:“以后,你也会这么漂亮的。”

“不!我不想嫁人,我只想陪在阿姊身边。”

帮忙梳妆打扮的族老笑着说:“女子怎么可以不嫁人呢?你当你阿姊养你一辈子啊?”

“没事,姐夫很有钱,他养得起我!”

“???”

当一切妆造打扮完成后,崔梦竹名义上的母亲郑安容端过来一碗汤圆。

“来,吃点丸子,到了夫家,生活就能甜蜜美满了。”

崔梦竹微笑接过:“谢谢阿娘。”

郑安容眼里闪过一缕慈爱,她轻轻抓起崔梦竹的小手。

“要是如君还活着,她见到你嫁给了如意郎君,她一定会很开心的。”

李如君,陇西李氏人,是崔梦竹的生母,难产而亡。

崔梦竹点点头,小声附和道:“嗯。”

等她喝完汤圆后,族老递过来一张用胭脂花片。

崔梦竹接过,她将胭脂花片放在唇上,轻轻抿了抿,鲜艳的红唇,宛如即将绽放的花朵。

郑安容牵起女儿的手,推开房门,崔秋华将一张红纱盖在女儿的头上。

崔秋华郑重的吩咐了一大堆事情,无非是关于女儿到了夫家之后的礼节。

“不可无礼,不可逾越,不可骄横。”

最后他说道:“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

郑安容把女儿拉到一旁,她从怀里抽出一本小人书,交到女儿手里。

崔梦竹低头一看,《素女经》?

她微微打开一看,竟然是......

里面不仅有大量文字说明,还配了小人画。

“大唐,这么,开放的吗?”

有许许多多在教育视频中都未曾见过的姿势,居然在里面有生动的描述。

“阿娘是过来人,倘若日后有不懂的话,可以找我。”

“呃......”你让崔梦竹说点什么好?

在她看来,那些姿势都是华而不实,没半点叼用,主打的就是一个猎奇。

“因为你此前一直与守正同居,阿娘心想,你们应该早已有了夫妻之实,不需要教了,不过按照习俗,还是得将这本书册交予你。日后你们夫妻可以尝试一二,增添闺中乐趣。”

这话说得崔梦竹满脸通红,她能说,还没有做过吗?

可是谁信啊?

“谢谢阿娘。”

眼前这个不是亲生的女儿,却喊了自己二十多年的阿娘,郑安容渐渐红了眼睛。

她不知道说点什么好,只得握住女儿的手,心里默默祈祷,希望女儿嫁到夫家之后,不要受委屈。

末了,她轻声说着:“好好照顾自己。勉之敬之。”

郑安容百感交集的笑了笑:“走吧,我们下去。”

她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