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薛仁贵的三箭!(1 / 2)

弓箭的射程大都在百米之内,所以宋真将指定射击地点安排在距离埋藏神威震天雷七八十米处。

一旦进入了距离高句丽城墙一百五十米之内,便到达了敌军的打击范围。

高句丽也有抛车,只是远远比不过唐军的先进。

他们大部分用的都是轻便型抛车,能抛射30-100公斤的巨石。

但是在唐军眼里,这些就是玩具车。

唐军的抛车,最多能抛射300多斤巨石。

众所周知,抛车的突破难点在于抛射距离和重量。

越轻抛得越远,越重破坏力越强。

当短臂重锤完全落下的时候,投射物从弹袋中沿着约45度角飞出。

30公斤的石弹射程约140-210米,100公斤的石弹射程约40-70米。

所以,当唐军骑兵勇士抵达高句丽城墙150米外,就进入了他们的打击范围。

抛车的准头很小,基本上靠的都是地毯式攻击。

之前的高句丽军,还没有意识到严重性,所以他们并没有大范围打击运送神威震天雷的轒輼车。

而且,唐军的抛车也在抛射神威震天雷,攻击他们城墙上的守城士兵。

唐军的设备更加先进,所以抛车的打击范围更高更远。

为什么不用抛车丢火球去引爆呢?

因为抛车的准头很差,而埋雷的区域很小,很难丢中。

李勣为何要不顾一切代价,必须尽快攻下平壤城?

最主要的原因是,如今已经到了霜月(11月),马上就要迎来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刻。

高句丽在东北区域,极度寒冷,对战士们的影响十分巨大。

而且,士兵们已经在高句丽交战一年有余了。

以往唐朝跟高句丽打仗,基本上都是春分出发,秋分撤军。

这一仗,打得实在是太久了。

李勣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如今的士气低落。

士气是一支军队的灵魂,如果士兵没有战斗欲望,再强大的军队也会败北。

如今唐军已经打下了前两道城墙,错误估计只有两道,没想到还有第三道城墙。

坏!香槟开早了。

胜利就在眼前,众将士都莽着一股劲去拼!

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打了胜仗,我们就能回家了。

家,是每个华夏人的精神港湾与灵魂归宿。

哪怕是自己再也没有办法回家,也要让战友们回家!

听起来也许不能理解,但这就是战士们的夙愿。

在实行“爆破城墙”计划之前,李勣召集众将士一起商讨对策。

有人提出,时间不等人,无论多少代价也要硬攻下来!

有人提出,可以挖地道偷偷潜入。

但是这个提议很快便被其他人否决了。

以西安古城墙为例,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厚15-18米,深4-6米。

高句丽的建筑当然比不上唐朝,但是,高达七八米的城墙,如果打桩不够深的话,也无法支撑。

挖地道费时费力,在战场上没有几个人会这么做的。

李勣等大将估算过。

埋藏神威震天雷大概需要五天,而挖地道工程巨大,包括挖土和运泥,最少需要一个月。

因为第二道城墙和第三道城墙之间相隔五百米以上。

哪怕你挖进城了,出来还不是被人群殴秒杀?

况且,在夜晚时分基本上两军停战,将士们也要休息的,万一高句丽守城士兵偷偷出来搞破坏,那岂不是前功尽弃了?

最终,李勣敲定了宋真的提议,他觉得可以试一试。

神威震天雷的爆炸破坏力,他们早就见识过了,当之无愧的战场神器。

然而,现在他们却遇到了难题。

薛仁贵不顾阻拦上了马,他为了奔跑速度,以轻骑兵姿态入场。

只见他不断的蛇形走位,躲避着密集的陨石攻击。

这番操作,把众人看呆了。

有许多险而又险的情景,堪堪躲过。

好家伙,你小子是不是开了无敌?

薛仁贵来到指定地点,他骑马弯弓搭箭,瞄准其中一处引线。

咻——

火箭破开长空,直射目标区域。

“引线被点燃了!”

众将士见到之后,深色大喜。

“回来!薛将军!快要爆炸了!”

薛仁贵却不管不顾,他继续射出第二箭,成功命中另一个区域。

这时候,他的马被巨木砸中,他踉跄的摔倒在地上。

他赶紧爬起来,却发现腰间的火箭在他摔下来的时候,被土掩埋熄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