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卢杨来了。(1 / 2)

欧阳玉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阴符经》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关键就在于后面一句话,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狄仁杰神情一怔,沉水入火,这不就是凶手的作案手法吗?

难道说,这是一次仇杀?意在发泄,指代牛麻一家人,自取灭亡?

好像有点贴切,但是,目前来说,尚未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这就是一场仇杀案?

因为当事人牛麻,还有其婆姨,还没有找到,根本不能了解背后的故事。

于是,狄仁杰让欧阳玉去询问村民,他们的去向,如今身在何处。

他自己则留在现场,寻找着五行中缺失的一项,金!

“这位郎官,你是问牛麻吗?他早在三日前,便再也没有见过了。”

这时,那人旁边的农妇说道:“怎么可能只有三日,我天天坐在村门口闲聊,已经有五日没见过了。”

“你错了,明明是一个七曜日没出现。”

村民们口述不一,不知道孰真孰假,于是欧阳玉又询问了一下牛麻通常是在哪里卖水果的。

“城门外啊。”

“哪个城门?”

“好像是在定鼎门附近。”

唐洛阳城城址主要由郭城、宫城、紫微城(皇城)、东城、含嘉仓城五个部分组成。

通常来说,洛阳主城,一般的平民是不允许进入,只能在城外郭城活动。

而郭城,又有8个城门。

西墙无门,南墙三门,自西向东依次为厚载门、定鼎门、长夏门。

东墙三门,自南向北为永通门、建春门、上东门。

北墙二门,东为安喜门,西为徽安门。

南墙三门和东墙建春门等,都是一门三道。

伊河村在龙门石窟附近,而龙门石窟在洛阳城的西南郊。

所以,牛麻在南墙定鼎门附近贩卖水果,倒也合理。

欧阳玉命胥吏前往定鼎门,询问守门的金吾卫,了解一下情况。

另一边,狄仁杰在瓦瓮周边来回旋转走路。

“有没有一种可能,金,正放在瓦瓮里?”

由于瓦瓮里的水较为浑浊,有很多杂质漂浮在上面,所以一眼望不到翁底。

为了不破坏现场,他安排胥吏寻找木棍,在瓦瓮里搅合一下。

胥吏强忍住恶心,低头寻找了一番。

“狄少卿,瓦瓮底部没有异物。”

狄仁杰陷入了沉思,这就奇怪了,既然不在瓦瓮里,那到底会在哪里呢?

“会不会,金,就藏在尸体里?”

尸体啊,很有这个可能,那恐怕要麻烦守正亲自来验尸一番了。

卢杨这副老骨头啊,一路奔波,总算是赶到了案发现场所在地,伊河村。

但是,见到门外一群围观群众在那狂吐,他犹豫了。

坏事!自己要不要去看?

如果不去看的话,圣人会不会怪罪于我?

可是,查案是大理寺的职责啊,自己只是一个管理洛城府衙的小小的京兆尹。

问题是,命案是在自己管辖区域内发生的,如果他不去现场的话,会不会被人指指点点?

皇城京兆尹,是一个十分棘手的官职,很容易就被优化。

你看前任宋京兆尹,不就是因为出现了佛头遗案,然后被朝廷优化,最后流放庭州的吗?

就在卢杨犹豫的时候,在后院的狄仁杰,一眼便注意到他。

“卢刺史,不是,卢京兆尹,你也来啦?”

卢杨干笑了一声,他蹑手蹑脚的走过去。

没办法,被现场抓住了,他不去也得去。

从职责上来看,查案的,应该最先是洛城府衙,查不了,才让大理寺协助办案。

只不过狄仁杰这人比较勤快,凡是命案都迫不及待的跑过去一探究竟。

而且,根据报官之人阐述,死者的死法异常诡异,手段极其残忍。

狄仁杰心里想着,他就喜欢这种案子。

之前前往永州,本来是想查案的,没想到,案子没机会查,尸体都见不到,反倒是顺便平了个反。

然后在绛州,并不复杂的推理过程,让他意犹未尽。

这下好了,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一番!

这件命案,是狄仁杰上任大理寺少卿的第一案,他务必重视。

相同想法的,还有欧阳玉。

“卢京兆尹,你看。”

卢杨心中暗骂一声,看你个头!老夫今晚还没吃饭呢!

然后,他满脸不情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