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卢承庆的震惊(1 / 2)

再看看太原王氏和范阳卢氏,他们的族地一派祥和。

他们幸灾乐祸的在一旁看戏。

以前,他们不理解族老的做法。

“宋真是谁啊?至于赔上我们整个家族去帮他造势吗?”

“族老糊涂啊,你知不知道五姓七望的名号有多重要,一旦我们范阳卢氏/太原王氏宣布退出,对整个家族的打击难以估量。”

“宋真不会跟某个族老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吧?”用得着这么舔?

咳咳——

现在他们被啪啪打脸,脸好疼,还要大声说一句:“对唔住,非凡哥!”

形势一夜之间扭转过来,无数族人大喊:“族老英明!”

要不是族老当初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主动站在宋真身后,那么,如今五姓七望的下场,就是他们的下场。

“太对了哥,哥太对!”

范阳卢氏北祖大房的族地原本在幽州,因为政治中心迁到了洛阳,于是,他们也跟着搬了过来。

卢云飞被唤到卢承庆的书房里,他先是礼貌的敬了个礼,掷地有声的喊道:“阿翁,晚上好。”

卢承庆摆摆手,他笑了笑:“你啊,没必要像你族兄那样。”

他口中的族兄,正是卢广信。

“阿翁,你找我来,有什么事吗?”

“我想让你请宋真一家人过来我们北祖大房做客。”

“这个没问题,我明日便去。”

“好,辛苦你了。”

等到卢云飞离开之后,卢承庆合上了一本书,书上正是记录着,他安排人暗中调查到宋真的所有资料。

原本,他是看在北祖二房的卢淮面子上,才站出来为宋真说话的。

卢淮可是他的老师,卢承庆对其十分尊重。

如今看来,倒是阴差阳错的让范阳卢氏躲过了这次危机。

卢承庆久居官场,他对宋真整治五姓七望的手段自然不陌生。

先是现场大闹,闹得满城风雨,看似不理智,实则造大势。

宋真利用这场闹剧,成功的吸引了天下人的关注,只不过那时候,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骂他的。

也正因为他的无理挑衅,让清河崔氏的族老失去了理智,为了寻回面子,竟然联合其他家族,对宋真开始舆论打压。

只不过,奇怪的是,卢承庆怎么也想不明白,堂堂五姓七望,他们怎么会像幼稚儿一样,那么意气用事呢?

你们利用天下读书人之口,抹黑宋真,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以前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问题就出在,为何他们会控制不了那群读书人?

卢承庆百思不得其解,他皱眉:“不应该啊,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说不定,是宋真在暗处推波助澜!”

他倒吸一口冷气,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后面发生的事情,便可以说得通了。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五姓七望想利用天下读书人,却反而被宋真往里面添油加醋,把薪助火。

宋真将一次普通的闹剧,通过操控人心,让其最终变成了一场可怕的事故。

卢承庆微微眯起了眼睛,如果他猜的不错,那宋真这个小子,看起来年纪轻轻,实则心思缜密得可怕啊。

他的评价是,“此子非池中之物!”

书生闹事过后,宋真立即从劣势的一方,转变成为优势。

而真正让他站在道德的最高点,则是那出《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这部戏,卢承庆慕名而去。

看完之后,他的心情十分复杂。

看似逻辑清晰有条理,实际上,无时无刻都在拱火。

宋真在戏里夹带私货,刻意的挑起朱门与竹门的矛盾,并让其愈演愈烈。

从《梁祝》出现开始,就注定了五姓七望的惨败。

但是谁又能想到,一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戏剧,竟然会有如此巨大的杀伤力呢?

他的评价是,“此子对于人心的玩弄,令人生畏啊。”

宋真正是吃准了五姓七望要脸,把家族名誉看得比命还重的心理,通过一系列操作下来,已经将偌大的士族踩于脚下。

卢承庆却自顾自的摇摇头:“不对,宋真的背后,一定是有陛下的授意。”

仅凭宋真一人,是无法办到的,哪怕他在有办法。

如果没有陛下的默许,《梁祝》上映当天,立即就会被勒令下架。

然而,陛下却没有这么做。

皇家看似在袖手旁观,实际上是最好的帮助。

卢承庆立即想到,如果五姓七望倒下了,最大的受益人会是谁?

答案毋庸置疑,必定是皇族李唐家,而不是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