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苦逼的刘协(1 / 2)

后来的人们一直世代相传着董太师的恶行,简直到罄竹难书的地步。汉室之亡,跟人董太师有直接关系嘛?真要往深层次去追究,反而类似袁家这样的氏家族责任或许更大一点,但是又有多少文字剖析过氏家族的问题呢?他董卓不过是一个开启了乱世天下的缔造者,更是一个想要称霸天下的失败者,一个十分可怜的失败者。

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恶贼四起,这样的天下,和连年征战的春秋战国有何区别?嬴政同志一统天下之后成为了千古第一皇帝,谁敢说始皇帝是坏人?刘邦,赵匡胤,朱元璋这些人都想过要称霸天下,也都成功的做到了,他们不仅挑起了天上大乱,还造成了别人朝代的灭亡,他们是坏人?

好人和坏人,亦非由那些笔者所定。天下以民为本,老百姓想要的无非就是三件事,求安稳能吃饱有钱花,谁帮他们做到了,谁就是他们的明君,他们才不管坐在龙椅上的究竟是董卓还是刘协,爱谁谁。

孟子曰人皆可为尧舜。

吕布离开长安的那一天十分的匆忙,甚至都没来得及去城楼上再看一眼那让他心醉神怡的画面,是怕了吗?怕的又是什么?是死亡?是箭矢交堕的陌路?是遮天蔽日的人马?是英雄末路的唏嘘?还是他最怕的那一幕——残存亦没路!那一刻他或许应该能认识到,他吕布就是吕布,永远成为不了董卓。

徐州——

陆猎户举家迁移徐州有些日子了,今日老陆带着小陆,一大早就上门拜访他们的大恩人陈大哥,一是为了感谢,二呢是为求陈大哥为陆风启蒙的事。

陈大哥本名叫陈通,字伯元,贩卖皮革为生,陆风他爸一直是陈通最稳定的货源供应商,所以每当老陆有事求他的时候,陈通总是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的,但今天这个事可把陈通为难住了,他们家祖上八辈就没出过一个读书人,唯一能和读书人扯上点关系的,也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半本手抄本论语,就陈通这种文化程度,自己都想不到老陆会求他为自己孩子启蒙。

这年头穷人家的孩子想要读书,其他事情先不谈,你起码得先请个老师吧,这就是一笔开销,随后文房四宝你得准备吧,最坏打算,毛笔得买吧,墨得买吧,这玩意还是个消耗品,一年到头指不定要买多数,这又是一笔开销,凭老陆现在的年收入是绝对不可能供应的起的,所以找陈通是最好的选择,买什么笔墨陈通家里就有的是,老师也是现成的,并且老陆觉得,陆风只要学会半本论上的所有字,这辈子应该是够用了。

陈通:“陆兄,你怎么会想到找我给你们家小风启蒙?我自己都大字不识几个,可千万别误人子弟了。”

老陆:“陈大哥,不碍事的,我只求小风以后别像我似的啥都不懂只能打猎为生,哪怕跟着你学不了几个字,学学怎么算账做生意也是好的。”

陈通:“行吧,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就收了小风这个学生。”

陆风:“先生在上,受学生一拜。”陆风没等他爸喊他呢,自己就噗通给陈通跪下了。

陈通:“好....好......小风真懂事,以后小风你三天来我这里一次,跟着你陈阳哥哥一起学习。”

陆风:“谨遵先生安排。”

老陆:“陈大哥,你的大恩大德我一定铭记于心,下辈子下下辈子都给你当牛做马........”

陈通:“陆兄,你看你说的什么话,咱们兄弟这么多年了,你这么说可就生分了,行了,就这么定下来了。”

一场拜师仪式就这么简短的完成了,陈通自己知道,他这个先生能教孩子的东西不多,用不着搞什么复杂的形式,陆风自己也清楚,他想学的东西其实也不多,无非就是想看看东汉末年的字是怎么写的,要不是这年头书比黄金都珍贵,其实他完全可以自己买一本书看几天就全懂了。

初平三年(192年)九月,赶走了吕布之后,以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四人为首的董卓余孽占据了长安,李傕自封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郭汜为后将军,樊稠为右将军,张济被封为镇东将军,外出屯驻在弘农,随时防御关东各路诸侯的袭击。

就是这四个加在一起都没出场超过1小时的人,充分让吕布明白了一件事情,一个谋主对于一个军阀是多么重要的,只因贾诩稍微给他们四人出了几个主意,就轻松的改变了被动的格局。

世上奇人众多,奇谋也多。打仗只在一时,谋略,却无时无刻的都在主宰着局势。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男子活着,只为忠烈一主,这是国命;女子活着,只为相夫教子,这是家命;将士活着,只为完成军令,这是使命;余孽活着,只为不甘所失,这是人伦。

从192年至196年,大汉朝进入了为期四年的李傕统治时代,别的诸侯都在忙着扩展自己的地盘,壮大自己的势力,这个四个混蛋不思进取也就罢了,天天有事没事的窝里斗,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连刘协这个皇帝都为了自己能消停一点,不得不出面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这哪是皇帝应该做的事,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