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东联军(2 / 2)

师,一时间权倾朝野,大汉朝也是很久没出现过董卓这么牛X的人物了,上一个像董卓这样的还得追溯到西汉那会,朝廷里上上下下的官员都恨疯了,当然最恨董卓的还得是袁隗他们家,本来指望董卓进京,会听从他们袁家的安排,结果现在全变了,袁家要存活就得听从董卓的安排,这落差之大可想而知。

于是袁隗在经过再三思量之后,决定把家族中最有前途的两个年轻人外放出去,一个袁绍一个袁术,这哥俩算是他们这一批里面最优秀的两个人,一个去南阳一个去渤海。

当然董卓为了安抚袁家也是努力过的,自封太师的同时他还封了袁术一个后将军的职位,虽然是个光杆司令,但这种表面文章在场面上而言还是挺受用的,两个年轻人既然想走就走吧,反正你们能走,你们家总走不掉,但凡你们敢在外面不三不四,董卓立马就能让袁家人五人六。

洛阳也至此进入了一个短暂的和平期,董太师天天上朝听着各种的奏报,心情好的时候骂几句,心情不好的时候也骂几句顺便还杀几个人,散了朝人家也不回家,直接进了后宫找些先帝的妃子深入交流一番,有的时候还会找上好几个同时交流,刘协这个皇帝虽然是董卓立起来的,但和没立一样,连刘协自己都分不清到底每天上朝这些大臣们跪拜的是自己还是他董卓。

日子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过着,终于有一个人还是按耐不住寂寞,司徒王允跳了出来,他悄悄以皇帝的名义给远在渤海的袁绍发了一份闪送。

接到闪送的那一刻,袁绍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内心直接蹦出三个字,还有谁?到最后袁家还不得靠我,虽然我是庶出,但又怎么样,连皇帝都向我求助,袁术这小子行吗?

高兴归高兴,事情还得办的漂亮才行,袁绍立马联络各地群雄,举义兵讨伐董卓,其中有点名气的包括袁术。

没了?对,没了,那曹丞相,孙猛虎,刘皇叔呢?讲句良心话,他们那会算不得群雄。

曹丞相那会是陈留太守张邈的属下,而孙猛虎呢充其量就是个流氓,为了参与这次讨伐战,他从长沙北上,一路上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后才勉强赶上袁术的部队,最后算跟着袁术一起参与的讨伐,你说那死在他手上的两个兄弟招谁惹谁了。至于刘皇叔就更不谈了,他同学公孙瓒是跟着袁绍去的,他是跟着公孙瓒去的,就类似曹丞相跟着张邈,夏侯兄弟跟着曹丞相一样。

就这么一群人,要说他们是乌合之众呢,好歹也能找出点精锐部队来,要说他们是虎狼之师呢,掐指一算这群人里面能活到三国演义30集以后的又没几个,天天在酸枣这地界不是吃就是喝,除了济北相鲍信主张联军应该由曹操指挥,其他人一致推选袁绍为盟主,就冲着废物盟主,能好吗?仗还没打呢,官倒是先自封好了,袁绍自封车骑将军,其他人都有被假授官号,连曹丞相都被封了一个奋武将军。

也许这些人里,大部分的人都明白,失败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的事情,无非就是为了各自的目标,各自的利益,努力的争取着,没有败何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