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如何营造(1 / 2)

“突厥是草原上的霸主,突厥被我们彻底占领,以后北疆便再无边患了...”一众宰辅还沉浸在突厥被大唐彻底占领的喜悦之中,根本想不到李旦已经开始考虑迁都之事了。

“再无边患?现在说来为时尚早...”李旦对着他们破了一盆冷水。

听闻李旦这样说,宰辅们全都静了下来。

殿上的这些宰辅加上李旦便是这大唐的核心了,没有人比他们再了解大唐的实情了。

大唐虽然强大,但是幅员辽阔,但是也就六百多万户,四千万左右的人口,人口并不稠密。

这也是大唐时候,虽然国力强大,也屡屡能将边疆诸族打败,但是却一直未能有效的控制其地,所以边疆诸族反复叛附。

移民促进融合是个好方法,但是大唐的人口数量在那,想要移民有些困难。

百姓们也不傻,谁也不想从富庶的中原、江南、关中之地迁往寒冷,而且不适合耕种的北疆。

所以就需要将朝廷往北迁,将国家的重心北移,这才是一个方法。

但是李旦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是啊...我们该怎么守住这些疆土呢?”袁恕己嘀咕道。

几位宰辅也都沉默不语了,各自思考。

姚崇是众多宰辅之中最年轻的一个,资历也浅,李旦将他擢升为宰辅,就是想历练他。

这一点姚崇也心知肚明,所以遇到事情一向都是斗胆进言,不怕犯错。

所以姚崇主动站出来说道:“臣有一个想法,可否在草原上建城...然后驻军...这样便可以长期驻守...”

姚崇的提议以前就有人提议过,不过早已被认为不切实际。

现在姚崇再次提起,算是抛砖引玉。

根本就不需要李旦出面驳斥,就有其他宰辅说道:“谁来建城?城池建成后哪里来的百姓在其中生活?我大唐百姓谁愿意背井离乡去千里之外生活...”

“茫茫大草原上的城池,就是一座座孤城,即便驻了军,粮草、补给都是问题...”

...

宰辅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将姚崇的提议剖析的一无是处。

言语之中虽然多是诘问,但是整个氛围很好。

因为大家畅所欲言,没有藏着掖着,这是李旦所喜欢的。

而且诸位宰辅也确实是有些预见性见,看出问题所在。

这一点,李旦也是看在眼中。

这时候李旦轻咳了一声,所有人连忙住了口,静等李旦发话。

“姚相所言,在草原上设城,目前看来是不可实现,不过,可以在北疆多建一些城池,慢慢草原发展...”李旦说道。

“圣上所言甚是...”狄仁杰带头称是道,但是他善于观察,通过李旦的话语,他已经猜出李旦这是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了,索性直接问了出来:“只是不知圣上想先在何处建城呢?”

一众宰辅也都看向了李旦。

李旦也不卖关子了,直接说道:“幽州...”

“幽州?”一众宰辅有些惊讶。

“呃...幽州已经有城池了,而且地偏东北,甚是不方便...为何要在那里建城?”刘祎之带头问道。

“你们看他偏僻,朕却不这样认为,朕以为它虽地偏东北...但是可直接向北,亦可直接向东北...是个位置极佳之地...”李旦解释道,但是他没有说是要迁都。

众人稍作沉默,狄仁杰心知,李旦看起来像是跟大家探讨,其实他拿定了主意,于是率先说道:“依圣上之言,幽州确实是在北方和东北的节点上...”

“也是...”众人稍一琢磨,李旦说的似乎也是对的。

“只是幽州已经有了城池,而且前些年刚刚加固过,现在也没有需要再修建的道理...”刘祎之说道。

“幽州往北就是草原诸族,贸易频繁,各部族也出入幽州...朕欲打造一座雄伟壮观之城,以彰显大唐的威仪...”李旦说了一个理由,不过,显然这个理由有些牵强。

众人微微一怔。

他们对李旦都已经很了解了,特别是像刘祎之,算是从龙之臣。

从李旦做豫王之时,便跟着他一路走来,深知李旦做任何事的目的都很明确,绝对不会像他口中所言的只是建一座城池来彰显大唐威仪。

但是他们又猜不出李旦到底是何意...

因为自秦始皇一统天下以来,但凡正统的王朝,还没有哪个会选择将首都定在幽州这种偏僻的地方。

甚至是想都没有想过...

所以现在,打死这群宰辅,他们也没有将心思往李旦会迁都这方面上去想...

“呃...圣上...修建一座雄伟的城池,要消耗许多的人力和财力...还请圣上三思...”刘祎之害怕李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