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诱饵(1 / 2)

深入草原寻找默啜,却是不合适。

占领突厥南牙黑沙城,作为据点,做长期准备,只是这个长期就不知道要多久了。

“此事还得从长计议,今日便散了吧,先传令诸军,休整数日,再做打算...”李旦也不想再议论下去。

众将纷纷施礼退出了大帐。

魏元忠也有些失望的跟着诸将退了出去,原以为李旦能想出什么诸葛妙计呢,没有想到,竟也没有什么头绪。

崔智聅本想邀李旦入城去痛饮几杯,但是也被李旦给拒绝了,只好嘱托儿子几句便先行告退。

大帐内只剩下了李旦和贴身侍卫崔必安。

见李旦的脸上愁云密布,崔必安有些犹豫的说道:“王爷,我有一计不知当不当讲?”

崔必安虽然只是李旦的侍卫,但是李旦可从来没有瞧不起他分毫。崔必安现在提及自己有计策,李旦倒是十分感兴趣,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说不定就有什么新思路呢。

“但说无妨。”李旦鼓励道。

“王爷还记得你赴任幽州都督时遇袭一事么?”崔必安张口而出,竟提起了往事。

崔必安提及的是去年赴任幽州时,遇到突厥散兵游骑突袭的事情,李旦当然记得,只是后来事情多了,便慢慢的不再去想了。

“当然记得,有什么问题吗?”李旦不知崔必安何意,怎么会突然提及这件事,也不知道这件事与这次作战有什么关系。

“王爷还记不记得,那群人之中有一个人的身上没有纹身...”

崔必安当时负责打扫战场,感觉那群突厥人似乎是有备而来,便特意命人扒开了所有尸首的衣服,发现了一具没有纹身的尸首。

“不错,那人还是你发现的呢!我记得你说突厥人身上都会纹有各自部落的图腾,但是有一具没有,咋了?有问题么?”李旦记起了当时的情况,但不知崔必安提起这事是何意。

“我们当时推断此人是内奸,还听到你说是有可能是武攸宜借刀杀人...”崔必安警惕地看向帐外,小声的说道。

“对...我当时是有此推断。”这件事过去有段时间了,崔必安若是不提,李旦都快忘记了。

李旦仔细想了一下当日情景,那群袭击者之中,即便是伤者,也都服毒自尽了,绝非一般散兵游骑。那日若非崔智聅提前赶到,李旦只怕会一命呜呼。

那群袭击者目标明确,且知道李旦的具体行进路线,想来必是大唐内部有奸细,借着突厥人的手,杀了李旦。

所以李旦当时十分笃定的认为,幕后黑手是武家无疑,武承嗣、武三思身居高位自然没有时间来操盘,而武家的操盘手极有可能是与他矛盾最深的人——武攸宜。

“你是说,武攸宜与突厥有勾结,我们可以围着他做一做文章...”李旦似乎明白了崔必安的意思。

崔必安轻轻的点了点头。

李旦左手抱在胸前,右臂支在左臂上,右手拖着下巴,在大帐内踱着步子,思考着。

王孝杰等将领提出带的常规战术,估计早已被阿史那默啜猜透,只怕这次出兵很难能达到战略目的。

那就只有引蛇出洞,而引蛇出洞的诱饵要足够大,不然不足以吸引阿史那默啜出兵。

用什么当诱饵呢?

从各方面汇聚过来的消息来看,阿史那默啜刚登上可汗之位,急需一场战争来树立他的威望,但是他又不敢轻易出手。

阿史那默啜畏惧的无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李旦手中的炸弹,另一个便是李旦本人。

炸弹的制作方法倒是可以用来做诱饵,但是那是绝顶机密,绝对不能泄露出去分毫,所以不适宜拿出来当做诱饵。

既然炸弹的制作方法不行,那就只有李旦自己了。

一个好的猎手往往将自己伪装成猎物。

李旦自信自己是个好猎手,所以这个诱饵就由他自己来做,而这个诱饵的引线便是武攸宜。

李旦决定试一试。

...

又过了数日,武攸宜在营中待得有些不耐烦了,便想着溜出去到朔州城喝酒听曲去。

武攸宜刚行至辕门处,却见到李旦一身便装,背着弓箭骑着紫骍马往营门外走去,身后跟着崔必安和亲卫队。

武攸宜连忙躲了起来,等到李旦走远,武攸宜这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到辕门处。

“参见武副总管大人。”当值守门的校尉认得武攸宜,知道武攸宜背景硬,又为人嚣张,这段时间行军之中也有所见识,所以不敢怠慢,连忙行礼道。

“免礼免礼。”武攸宜一改往日的嚣张跋扈,笑嘻嘻的说道。

武攸宜随和的态度,倒是让校尉有些不适应。

“我且问你,总管大人刚刚出营去做什么呢?”武攸宜笑着问道。

“呃...”校尉这才明白,武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