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武则天的阴谋(1 / 2)

洛阳与幽州相距甚远,差不多要走上半个月的时间。

离着九月李敬业谋反已经时日不多,武则天会借机清除一批朝臣,包括程务挺在内。

就在今年七月的时候,东突厥首领阿史那骨笃禄曾趁着大唐为李治举行葬礼之际,率军攻掠边境,烧杀抢掠,当地官员百姓受其害者甚众。

得亏程务挺率军及时将阿史那骨笃禄击败。

但是游牧民族的特点就是来得快跑的也快,阿史那骨笃禄只是被打跑,并没有被歼灭。

现在还时不时的袭扰边境。可想而知,若是阿史那骨笃禄知道程务挺被杀,将会欢欣鼓舞,再次攻掠边境。所以李旦要早日赶到幽州,尽快熟悉幽州防务,以防被突厥趁虚而入。

就在李旦星夜兼程的赶往幽州之际,武则天也没有闲着。

这日,裴炎正在政事堂议事,上官婉儿突然前来,递给裴炎几道手谕。

裴炎打开一看,只看了第一条便愣住了。

武则天之前已经将洛阳的东都改为神都了,紫薇城也改称太初宫,八品以下官员的衣服的颜色也改为了绿色...

这些改动虽然带来一定的不便,但都不是什么大事,没有对国家大事有太大的影响...

但这一次,却不一般。

武则天竟然要求裴炎改元“光宅”。

登基事小,改元事大。

改元,是新帝登基或是国家发生重大时间的时候,才会选择换个年号。

既寄托着施政者对未来的一些期许,也有朝廷对未来政策定下方向的意思。

自从裴炎因自己一时之气,以顾命大臣的身份跟李显当庭争吵,又在武则天面前诉说李显昏庸无道,算是给了武则天一个神助攻,帮助武则天囚禁了李显之后。

后来裴炎便一直十分懊恼,本应该是受李治遗命,匡扶李显的,这下倒好了,把李显匡入牢笼了。

再加上后来武则天的一些僭越的作为,让裴炎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心中甚是惶恐不安。

对于一个出身名门贵族的人来说,名望比什么都重要。

裴炎唯恐史官把他写成是一个搬弄是非、玩弄权术的佞臣。

裴炎已经对武则天的作为产生了反感。

今日,武则天的这个改元命令,本就让人震惊。

而“光宅”传递出武则天的意图更加让人吃惊。

昔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曾言“淆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拓跋宏用此句表明他抛弃鲜卑传承,融入中原,与旧朝廷割裂的决心。

武则天用“光宅”作为新的年号,这是向全天下传递要和以往的大唐国祚割裂啊!

裴炎眉头微蹙,用力捏紧手中的纸,一言不发。

“下面可还有呢?”上官婉儿提醒道。

裴炎揭去第一张纸,再看第二张。

改官署和官职名称。

改中书省为凤阁,中书令为内史。

门下省改为鸾台,侍中为纳言。

同中书门下三品改为同凤阁鸾台三品。

尚书省改为文昌台,左右仆射为左右相。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改以天地四时命名。

六部尚书分别称为天官尚书、地官尚书、春官尚书、夏官尚书、秋官尚书、冬官尚书。

秘书省改称麟台,御史改为肃政台。

这个官署官职的改称十分巧妙。

内史、纳言之类的官名更贴近《周礼》,天地四时命名的六部也更近似于周代的六官制。

这些改动虽然让人有些别扭,但是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

但是凤阁、鸾台的称呼则大有讲究。

凤凰是母仪天下的象征,鸾鸟是西王母的象征。

凤阁、鸾台两个称谓不言而喻,都是女性的象征,也是武则天的象征。

“牝鸡司晨啊!”裴炎眉头紧锁。

“裴相,下面可还有一张呢?”上官婉儿提醒道。

这第三道旨意,是将朝廷一切旗帜由红色改为金色,再配以紫色花纹。

裴炎身子为之一震,不寒而栗。

之前两道旨意,第一个改元象征与大唐割裂。

第二个该官署官职名称,为自己立权威。

而看似普通的第三个旨意,确是别有用心。

大唐的旗帜是按五行德运来设计的,除非是改朝换代,才会按照新的五行德运另外更换旗帜。

武则天此刻用要改易旗帜,这“司马昭之心”表现的也太过明显了!

难道天后是要...思及此处,裴炎的眉头已经深陷成一道裂谷。

裴炎捏着手中的旨意,有些坐立不安,悔不该当初的表情写满脸上。

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