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放弃辽东(1 / 2)

明朝的覆灭 京西道士 1075 字 4个月前

《三国演义》里在曹操麾下有一位谋士名叫杨修,本身是个机智聪慧,足智多谋的人。

但是经常展露自己的才能,曹操率军攻打汉中时,与刘备对峙于汉水一带,曹操因长时屯兵,进退两难。恰逢厨子端来一鸡汤,曹操见碗中有根鸡肋,感慨万千。

此时夏侯淳入帐禀请夜间号,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

于是,此话便被当作号令传了出去。行军主簿随即叫随军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淳见了惊恐万分,把杨修叫到帐内询问。

杨修解释:“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何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

曹操得知,以杨修造与谣惑众、扰乱军心问罪,把他杀了。

此时的努尔哈赤占据着辽河以东,熊廷弼和王化贞在辽河以西。按照熊天碧的想法,就应该坚守河西,无非严防死守。

但是王化贞跟熊廷弼的想法是反着来的,他是主攻的。而且兵权在自己的手上,所以他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一切都按照他的计划紧锣密鼓的进行着。筹备粮草,整顿军校,制定作战计划。准备的不亦乐乎。

天启二年(1622年)的正月18日。努尔哈来了,之前都是偷鸡摸狗,干一些小事儿,因为有熊廷弼在,所以不敢轻举妄动。现在听闻说熊廷弼没有实权,真正的兵权在别人手里。努尔哈赤觉得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面对努尔哈赤的进攻,王化贞摆出了一个阵形。先在三岔河布阵,然后在西平堡再布置一道防线。一共是两道防线,其余兵力都在广宁城内。

其实按照王化贞的兵力来看是,足足是努尔哈赤的两倍。但是他并不打算集合全部兵力一举击破努尔哈赤。而是采用了两道防线去抵挡他的进攻。

为什么要这么不真的,王华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背水一战。最外围的那一道防线的3万人,可以和努尔哈赤死拼到底。如果死拼到底的话,那么努尔哈赤的人马也就差不多都死了。

正月二十日,努尔哈赤率军进攻第一道防线。也就是三岔河防线,当天就攻下来了。

人马正往前走,到了第二天,他来到了第二道防线西平堡。努尔哈赤派汉奸李永芳去劝降,被守将罗一贯给骂了回去。努尔哈赤进攻又被打了回去。整整一天。后金军部队毫无任何进展。

王化珍这边也派了人马分率三路大军前去增援西平堡。

正月22日,努尔哈赤集结所属5万人马发动了总攻。罗一贯仅仅率领3000守军拼死抵抗。

尽管努尔哈赤的后金军有着比罗一贯近20倍的兵力优势,却都被罗一贯防守了下来。

就在努尔哈赤军队死伤惨重,准备撤退的时候,城里突然没有了动静。因为此时的西平堡内已经是弹尽粮绝了,首将罗一贯也自刎于城头之上。

王化珍之前曾经告诉过熊廷碧说,6万人马可以一举荡平努尔哈赤,是因为他找到了后金军队的一个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是一个人——李永芳。

是的,就是那个抚顺叛将李永芳。

于是王华珍就将自己的心腹孙得功派去敌营,劝降李永芳。

几天以后,孙得到功回来了,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说李永芳其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愿意做咱们的那样。而且自己还联系了好多的蒙古大军,这些人也愿意帮助我们。

于是在两个月以后,西平堡战役当中,孙得功在惊慌之下大喊“兵败”,涣散了军心,最终导致了真正的兵败。

不难看出孙得功的这个举动是有意而为之的,就在他去劝降李永芳的时候,李永芳也劝降了他。

当时为了劝想李永芳,努尔哈赤很大方,送了自己的一个孙女,一个驸马的头衔,还有无数的金银财宝,以及一等大臣的位置。而李永芳的代价是一座抚顺城。

西平堡失陷以后,王化贞只能对手下进行进一步的督促,并且对逃回来的孙得功既往不咎。鼓舞士气以用来准备接下来的战斗。

然后他就回去休息了。

孙得功把努尔哈赤搞垮了明朝的援军,今天他将再送给努尔哈赤一份大礼——广宁城。

王华贞还没进营房内休息呢,外边就出现了一阵骚动。并且有人大喊,快跑,快跑!此时的王化贞手足无措派人去找马,打算赶紧逃出城去,结果却只搞到了几头骆驼。这才慌不择路,逃跑去了。

狼狈逃跑的路上,王化贞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出现让他哭笑不得。他就是辽东经略熊廷弼。

面对着王化贞的失败,熊廷弼也开始阴阳了起来:“六万大军一举荡平,现在如何呢?”

失败的王化贞没有了话语权。辽东的军事方面回到了熊廷弼的轨道上。

虽然面对日益强大的努尔哈赤,和辽东边境的战况的苦不堪言。但是明军的主力尚存,仍有几十万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