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古怪又和谐的一家人!(1 / 2)

邰家门口,杨丽华和刘冬娘正同一个管事模样的人说话,旁边还有闻讯赶来的村人。

邰老爷子等人走上前,杨丽华赶紧说道,“爹,这些是城里过来的粮铺掌柜,说是有人给咱家定了不少粮食。”

那粮铺掌柜见到正主,也赶紧给老爷子行礼。

“邰老爷子安好,小人是城里吴记粮铺的。昨日有人在我们那里买了五十袋子白米和五十袋子细面,另外还有一些杂物等,让我们今日送到您这里。

“银钱,那买主已经付完了。我们不可能把这些东西再收回去,您看……是不是赶紧把米粮卸下去啊?”

邰老爷子皱眉,仔细想想,倒是猜到了几分。

他迟疑了一下,招呼村里人,“帮忙卸粮食吧,过后咱们再说。”

村人最是听话,而且车上满满的粮食袋子也太招人喜爱了。一袋一袋搬下来,沉甸甸的,即便没有吃到肚子里,心里也无比踏实。

粮铺掌柜眼见马车空了,心里比村人们更踏实。

因为东西送到了,他的银钱也算安安稳稳赚到手了!

他赶紧告辞,笑呵呵说了不少好话。

待得马车离开村子,老爷子就喊了一个村人,“去马厩那边把瑞阳找回来!”

村人应声就跑掉了,很快就背着陈瑞阳跑了回来。

陈瑞阳手里还捏着刷子呢,显见正在给小马刷毛,就被“直接打劫”回来了!

他一脸懵的看看大伙儿,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杨丽华生怕吓到孩子,上前替他整理一下乱糟糟的衣裳,问道,“瑞阳啊,家里突然来了一个粮铺子的掌柜,送了不少米面之类。你仔细想想,是不是你舅舅安排的?”

陈瑞阳楞了一下,然后赶紧说道,“对,对!我把这事忘了!”

他上前站在老爷子身边,又道,“爷爷,我舅舅昨晚说,他很感激大伙儿照顾我,以后他在外边,我还得留在咱们家。所以他买了一些粮食,让您帮忙分给村里,一家一袋子白米和一袋子细面,剩下的东西都是咱家的。”

老爷子哭笑不得,拍拍这臭小子的脑袋,“你这小子,这么重要的事也能忘!”

陈瑞阳嘿嘿笑,赶紧道歉,“早晨送了舅舅,我就去看小马了,没想起来!”

老爷子彻底放了心,同邰三爷和村里人说道,“这是瑞阳舅舅一片心意,大伙儿就别推辞了。一家一袋米和一袋子细面,都赶紧扛回去吧。

以后这小子在村里,大伙儿多照料一下,就算没白吃人家舅舅的米粮了!”

邰三爷也是笑,应道,“瑞阳舅舅就是客气,咱们都是把瑞阳当自家孩子,他不买米粮,咱们也会对瑞阳好啊。”

“这是人家懂礼数!赶紧往回搬东西吧!”老爷子嘱咐道,“大伙儿吃着,但也管好嘴巴,别到处乱说。”

众人早就乐的合不拢嘴了,纷纷高声应了。

虽然村里如今日子好过,但也只是高粱米吃饱的程度,这白米细面在饭桌儿上还是少见。

如今托陈瑞阳的福气,一袋白米一袋细面,足够一家老小吃上俩月了。

俩月后就入秋了,苞米丰收,还能换回更多粮食……

陆续有人往家里扛米面,陆续有人听到消息跑来领取,更多是家里老小跟来看热闹。所有人都是喜笑颜开,好似过年一样高兴。

而之后的很多时日里,陈瑞阳都能接到各家送来的饭菜,有大米饭加小鸡炖蘑菇,有饺子包子馒头。

偶尔碰巧,还有两家一起送的时候,于是邰家老少也跟着一起吃。

毕竟天气热,不及时吃掉就容易腐坏了。

好,从来都是相互的,一方感激一方愿意回报,这才是和谐美好的基础。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这会儿,陈瑞阳趁乱扯了义母进屋。

他悄悄拿出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的都是银票,面额不大,每张也就二十两,但加一起却足有千两之多。

杨丽华惊了一跳,压低声音问道,“你这孩子,哪里得来这么多钱!”

陈瑞阳把盒子塞过去,笑嘻嘻应道,“义母,这是我舅舅昨晚给我的。他之前虽然住在我家,但防备我爹突然回来,住着不自在。所以,在城里额外买了一个小院子,他的家底大半都放在那边了。

“我家虽然着了火,但他的家底没损失。他说这次去南边,不知道多久能回来。让我把这些银票都交给你,让咱家放心花用。”

“你舅舅真是……”杨丽华想说陈昭太客气了,但设身处地想想,若是她把珠珠放到谁家养着,肯定也是恨不得把吃喝穿戴用,都准备的事无巨细才能放心。

她轻轻叹了气,然后收起了匣子,“你年岁还小,确实不好收着这么多银钱。义母帮你放着,以后你舅舅回来再还给他。”

“义母,这是舅舅给咱家花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