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郑小少爷已经死了!(1 / 2)

“都放下了,还建什么院子啊,邰六爷把同族的老少爷们都带来帮忙了。”

“真是有情有义,真是比旁人家好太多了!”

“是啊,这样的人家错不了。以后有机会结个儿女亲家,真是有事也能依靠。”

“这话有道理!”

众人议论纷纷,倒是把邰家的声望抬了不只一个台阶。

若是邰三爷知道,怕是要高兴坏了。

这会儿,他也同老兄弟感慨呢。

“这人啊,一辈子平平安安比什么都重要。有时候富贵不是好事,反倒是催命符啊!你看郑家三十几口,活蹦乱跳的,一夜之间就都成了黄土一堆!”

邰老爷子点头,下意识望向远处的山峦,低声应道,“三哥说的对,富贵有时候就是杀人刀,还是刀刀不见血。”

不远处,三十几个墓穴已经挖好了,棺材正缓缓放下。

当先两个并排的墓穴最大最宽敞,安葬的是郑夫人和“郑小少爷”。

待得填了土,立了碑,烧了大批的香烛和黄纸,这场白事也就算结束了。

陈舅爷的几个朋友真是长松一口气,他们辜负了陈舅爷的嘱托,但如今死者得以安葬,就是以后见到陈舅爷,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再看看忙前忙后的邰家人,几人也是真心的感激和佩服。

特别是邰老爷子,其余人还拿了赏银,但他老人家可是一文都没收。

纯粹是因为先前郑家的帮扶,如今真心诚意送郑家人最后一程。

几个人一商量,请了老爷子到跟前说话,然后半送半塞,把账目上剩下的八十多两,统统给了老爷子。

老爷子无法,行礼道谢之后,把郑家人烧头七的差事也包揽下来。

几人更满意了,他们都要忙生意,真是没有空闲一次次跑过来。

说了几句话,众人才各自散去,只剩孤零零的坟头儿立在还有些冷冽的寒风里……

邰家众人回到村里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了。

村里老少妇孺们准备了火盆和扫帚,回来的爷们儿各个被扫的干干净净,又在火盆上跨过去,才准许进村。

倒不是大伙儿如何嫌弃郑家,不说先前吃了多少郑家给的粮食,就是这次去帮忙,前前后后加一起,每个人都得了二三两银子。

放到富贵人家,这点儿银子许是都不值得弯腰捡一次。

但放到他们家里,可是天上掉馅饼一样,还是能把人砸晕的大馅饼。

有家里兄弟多的,比如邰三爷家里这一次,老少三口的赏钱都能凑够十两银子了。

放到丰收年头,四五亩地都不见得能落下这么多出产啊。

碰到家里老太能张罗的,十两银子都够娶两个儿媳妇了!

可郑家人是横死,实在太吓人了。

这般折腾一下,大伙心里能踏实一些,晚上少做噩梦……

在外几日,家家都忙着回去叙旧(数赏钱),于是说了几句闲话儿就各自散了。

今日,因为停工的关系,工匠们也借着机会回家去看看。

邰家关了院门,就只剩了自家人。

珠珠想爷爷了,方才见到爷爷回来,就抱着爷爷的脖子没撒手。

老爷子同胖孙女凑在一起,低声说了很久的话。

旁人都以为老爷子哄孙女玩耍呢,其实是老爷子在找孙女讨“定心丸”。

村里所有人,特别是帮着郑家出殡的这些,珠珠都仔细看过了。

幸好,他们头上的气运基本都是白色。

就是有少数是灰色,也不严重,更接近灰白。

老爷子彻底放了心,心里压着的一口气也可以吐出来了。

他们一家念着郑家的好,想要回报是应该的。

但族人们却没有这个义务,出人出力也是看在他们一家的情面上。

若是给大伙儿惹了麻烦和灾祸,他们一家可就亏心了。

郑小少爷在邰家住了这几日,一日三顿热饭热菜,晚上还有热炕头,珠珠陪着玩耍,邰永宁陪着写字读书,偶尔还有杨丽华亲自教导。

他没有太多空闲独处,也就没有什么伤心的机会。

所以,比之刚到邰家的时候,他的脸色好了很多。

但到底遭逢大变,他还是稳重多了,话也少了。

这会儿没了外人在家里,郑小少爷也出了西屋。

一见邰老爷子和邰继祖、邰继宗、邰永安,郑小少爷就红了眼圈儿,直接跪了下来。

六七日熬下来,这老少三代四人瘦了一圈儿,眼下青黑,胡子拉碴,实在是狼狈憔悴之极。

原本该他这个当儿子给亲娘和仆人们下葬,如今都被邰家人担了过去!

“邰爷爷,多谢您和叔叔们替我家人下葬!以后,我一定会报答今日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