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发现了大秘密(1 / 2)

若是放在几百年后,那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但是放在如今,那就是看皮的存在。

于延益的官袍乃是朝廷二品大员以上才有资格穿着的大红官袍。

而且胸口额补子,可不是普通的知府知县们可以比的。

百姓们不认识于延益胸口的补子是什么,但是他们都知道,补子越是复杂,官位越高!

而于延益胸口的纹路,更是不一般,远处的这些百姓们只觉得复杂的根本看不清 。

而且大红官袍,这肯定是大官,朝廷的大官来江南了!

百姓们的目光开始不一样起来。

而此时,更是有一些羽林卫的将士们,骑上了战马,开始往百姓们所在的官道上面来回跑着,高喊道。

“码头布施粥米!”

“朝廷的赈.灾粮到了!”

“码头布施粥米,朝廷的赈.灾粮……”

这些将士们来回奔跑,只为将消息传递给更多的百姓们。

虽然于延益刚刚跟这些百姓们说,他们的赈.灾粮有三大船,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么多。

若是前来的百姓有一万人的话,按照这种稀稀的粥米去布施的话,于延益倒是可以供应个大半年都不成问题。

可是单

单一个扬州城,便不止一万人了!

而且整个江南,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呢。

所以现在于延益只能够祈祷,周逸赶紧让大量的物资补给过来,到时候等其他的粮商们一到,就可以进行杀价!

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整个江南都渡过这一次的大疫危机。

也幸好码头这边几位宽敞,前方搬运货物的场地足够大,有着十几个足球场那么宽阔,不然还真的没有办法应承下来上万人的赈济活动。

百姓们听到了消息之后,许多人都拖家带口地赶了过来。

他们这些人,都是逃难,躲避瘟疫才来到的扬州城。

在他们的老家村镇之上,鼠疫早就已经爆发开来了!

而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患上鼠疫,反正他们是不敢再在他们的家里面待下去了。

码头这边,李君献指挥着这些羽林卫的将士们烹煮着粥米,若是做菜他们只怕不会做,但是煮粥这样的轻松活计,他们还是可以轻而易举应付的。

至于于延益,则是打开了周逸所写的防疫手册。

“第一要务便是区分开已经感染,不确定和未感染的人群,这三类人群分而治之!”

“已经感染者和不

确定者必须监控起来,而未感染的人群,也要小心……”

于延益这个时候才发现,他们的太子殿下从前看起来就好像,不,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纨绔子弟。

但是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太子殿下却给人一个截然不同的感觉。

并且越看这一本防疫手册,于延益越是感到震惊。

因为太子殿下所有的举措,就好像是非常笃定就应该这么做一般。

而且于延益虽然对于许多地方都不懂,但总有一种,的确就应该这么做的感觉。

就好像这上面写着,要在居住的四周撒上生石灰,垃圾一定要及时处理,水源保持干净,所有人都开始喝热水,而且还要勤洗手等等。

这些东西看起来倒还是非常正常,而且大概也能够让人明白的一些举措。

可是最后面的那个治疗和防治的方法,居然要用牛痘?

说是牛痘可以治疗鼠疫。

于延益都有些懵,他都不知道牛痘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然而太子在这里都提出来了鼠疫的治疗办法。

于延益当下便招了招手,他的一个随从便跑了过来。

“我且问你,这牛痘究竟是何物?”

“牛痘?”随从也是一脸的

懵,怎么如今这么十万火急的时候,老爷不想着怎么赈.灾,反而问起来了牛痘的事情。

“老爷,牛痘就是,就是牛得的一种病症,就好像是人得了水痘一般,只不过这种病有可能会危机耕牛或者是肉牛的性命,所以一旦发现得了牛痘的牛,就必须将这头牛给牵走!”

“而且已经得过了牛痘的牛,就再也不会得这个病症了。”

说着,随从像是想起来了什么,“对了老爷,人也会得牛痘,只不过人得了牛痘的话,只是身上出一些疹子水泡而已,就像,就像……得了鼠疫一般,看着有些渗人,只不过人却并不会死。”

仆从的话就好像是一道电闪雷鸣一般,穿过了于延益的脑海。

于延益本来就是聪明之人,对于周逸的方法更是琢磨了半天,硬是不解其中真意。

只是仆从这么一说,于延益就好像是抓到了什么关键点一般。

“牛痘,鼠疫……得了牛痘的牛不会再得牛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