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顺子,你就说你能不能成(1 / 2)

“你们要是能做得出来,价格要是比这还便宜,我们就改进你们的货”。

那社员也不含糊,接过来直接塞进自己的口袋里说道。

“顺子,你看看能不能做的出来?”

“问题不大。”

顺子已经观察了好一会子了。

这大山上这些藤多的是。

而且这编织的花纹也不复杂,以前虽然自己没做过一样的,但是相似的是有过的。

“还有前面那几个,竹筐子,竹凳子,这些夏天的时候都卖的挺好的,你们也都看看,要是都能做出同样品质的来,我们供销社一定收。”

这就是计划经济的好处。

农民有东西送到供销社,就没有卖不掉的。

“这样吧,姐姐,能不能留个你的电话,到时候我们要是真做出来了,再联系你们。”

“没问题。”

那社员给李由留的是供销社电话。

李由再顺才跟二牛咨询的时候偷偷的用迷你摄像机录了一段小视频,把躺椅的各个细节都拍得清楚,以后只要剪辑出有用的视频就能用了。

李由的基地里当然也有照片的那一套工具。

到时候随便编一个借口晾着三个人也不会怀疑。

李由热情的跟那社员互道再见之后他们回到旅馆,将今天观察到的事情做了认真的总结和分析。

“各位今天把收货都总结一下”

“大城市花样太多了,就连那席子也是我没见过的花样,张知青已经将大部分的都画下来了,我就跟二牛一起研究。”

“而且材料方面,我感觉我们山上大部分都具备,我有信心能够把他们都做出来。”

这是顺子的发言。

牛在后面连连点头。

“这是我画的,是时间仓促,画的不是很仔细。”

张远山将自己的本子递给了李由。

这张远山已经做的不错了,将尺寸都记了下来,只是花纹方面没有画的很多,毕竟时间不是很够。

“我考虑这个问题了,我跟那个姐姐说过,让她在空闲的时候帮忙给拍几张照片给我们寄过去,这个应该不存在问题。”

李由轻描淡写的说道。

“啥给椅子拍照片?李知青拍一张照片要两块钱呢”

70年代相机还没有普及,用的还是胶卷,成本很高。

一般的庄户人家舍不得花一两块钱去照张相啊?

李二牛听说李由要请那社员给椅子拍照片,他就心疼的厉害。

“可是那一把椅子能卖10块,是我们编多少鞋垫子才能赚回来的钱啊。

二妞,既然我们要做了,就要把眼光放得长远,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李由很理解二牛的想法。

庄户人家不容易啊,这么做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有更好的生活。

“二牛别说了,只要这事能成,花再多的钱我们也乐意。”

“那要是成不了呢,白瞎了吗”

二牛有些患得患失的。

“这件事情只能成功,不准失败,我有信心把它做出来,你也要有信心,我们既然已经出来了,已经开启这个头了,就不能轻易的放弃,有什么事儿,我爹顶着,你不用担心。”

李由仿佛第1次认识李顺才一样,在以往的印象里,他还是那个被人骗了两年,因为情伤得了神经病的人。

虽说是好了些,但是注意力全部放在棉鞋垫子上了。

也有感觉他虽然在牛角尖,但是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一定会成功。

“对,顺子说的有道理,有什么事村长紧张,这些钱我也不能让村里出,我出,是我借给村里的,赚钱的时候,记得将这些钱再还给我就是了”。

张远山临走之前终究是没敢再回家看一眼,只是跟父母亲隔着一条街,遥遥的相望。

父母对他挥了挥手,让他放心的去。

张远山看着父亲如今已经能站起来活动打心里感激李由。

李由就是让他低调,别太激动了,在那两个人面前露出马脚。

接下来的这几天李由一行人有去了不少地方。

李由负责联系当地的供销社员,从他们嘴里套信息,那三个人则是研究工艺的细节,画草图。

这一行所有的人都收获满满的。

尤其是李顺才跟二牛,在脑子里全是花样,又想回去大展身手。

一群人兜兜转转的,一直到正月底才回来。

回到他们的乡,李由还象征性的去了一趟邮局,说是供销社的社员将藤桌藤椅的细节已经拍了照片给自己发过来了,要去供销社瞅瞅。

还顺带去了一趟吴红娟的供销社。

“李由,你咋这么长时间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