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李由的暖心(1 / 2)

“给,我去旁边的餐车买的。”

李由给他们三个一人递了两个菜包。

二牛跟顺才二话没说,两口一个,只有张远山没有胃口。

“你不吃东西就没任何力气做事情,帮不了别人还会成为拖累,张远山你应该知道我是什么意思”。

张远山盯着李由看了半晌,这才大吃将包子吃了下去。

李由多多少少的跟顺子还有二牛说过张远山家里的情况了。

尤其是二牛,他平时就跟张远山的关系不错。

他是孤儿,去年的时候父母已经饿死,所以他比谁都明白张远山此时的心情。

但是李知青交代过,不准他们提一句,二牛只敢埋头吃包子,不敢抬头看张远山一眼。

火车终于到了东华市,四个人买了汽车票就往张远山家的方向赶。

顺子跟二牛没有任何的怨言,李知青安排什么,他们听着就是。

终于到了张远山家的院子门口,张远山却是不敢进去了。

“咋了,在村里的时候你心心念念的,已经到家门口了,你咋还犹豫了呢。”

二牛推了推张远山。

“你们什么人?”

从角落里走出来一位带着红袖箍巡逻的红卫兵。

李由赶紧拿出介绍信。

“这位同志,这是我们的介绍信,受政府委托,来张家学习编织技艺的。”

李由不慌不忙的将介绍信晾了出来。

下面是平庆县大果庄乡的大红印象。

内容也的确是是关于外出考察学习的。

“进去吧”。

由政府的介绍信,红卫兵没有李由为难他们。

一行四人进来张家院子。

院子里雪很厚,都初七了都没扫过。

二牛跟顺子很有眼力价,到处找工具帮忙打扫,张远山回头说了一句受累了就跟李由直往屋里奔去。

“爸爸,妈妈。”

看着满头白发的母亲,在床上病若游丝的父亲,张远山再也忍不住趴在床前嚎啕大哭。

“小山,你怎么回来了。”

张妈妈先是惊讶,而后抱着儿子的肩膀,一家三口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你来的时候有没有看到红卫兵,快走快走,别让他们发现了。”

张妈妈拉起孩子就把他往屋外推。

“阿姨你放心吧,政府的介绍信是光明正大走进来的,他们没有任何理由责难我们的。”

这个时候,张家夫妇才看清楚,门口还站着一个背着大包裹瘦小的女孩子。

“爸爸,妈妈,这是我们村的李由李知青,这次能回来,多亏了她,上次寄给家里的粮食也是她借给我的”。

张远山的妈妈又拉着李由的好一顿哭。

话都说不出来几句的那种。

李由明白她们的心情。

“阿姨,叔叔的病…”

李由赶紧安慰,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张爸爸的病。

他的脸色很差,形容枯槁,仿佛下一刻人就没了一样。

“他得了很严重的胃病,轻的时候胃就不好,没注意,这老了又因为粮食短缺,胃病加重,现在我们又没有钱,成分也不好,就算是去医院也得不到救治,只能在家里…”等死。

张妈妈说完就开始掉眼泪。

事情远比这三言两语严重的多。

被红卫兵盯上,受怎样的屈辱怎样的折磨她一概没提。

张远山能去做知青,已经算是她们为孩子做的最后一点事情了。

张爸爸举着手想要拉张远山。

“爸爸”。

张远山将父亲的手捧在脸上,一直掉眼泪。

李由则是拉着张妈妈到了厨房,她从自己随身的包裹里拿出粮食跟药片递了过去。

“阿姨,我听张知青说过家里的情况,所以带来的粮食跟和治疗胃病的药,虽然不多但是也够你能应付一阵子了,尤其是这药,一定要藏好,别让任何人知道。”

这是李由趁人不注意从基地里拿出来的。

拿药她都细心的将包装都拿走,用白纸包着,只在前面写着每日的用量。

“孩子,你”…

张妈妈用手捧着那两包药,不敢置信的看着李由。

“这是30斤粮食,您收着,家里有就旧衣裳吗,给我塞几件旧衣裳,这样我出去的时候,外面的人不会生疑”。

“孩子”。

“阿姨时间紧迫,你什么都别说,你听我说,我带这些东西连张远山都不知道,我怕担心他担心过度,在路上再露出什么来。

我跟他在一个地方下乡,他对我很照顾,我很感激他,这些是我最大的能力,你快收起来。”

“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