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信命的墨婉(上)(2 / 3)

养儿待老 秂禾 2199 字 5个月前

她完全可以找户更好的人家,最起码富裕一些的人家。但父母之命难违,大姐又是个最孝顺最听话的孩子,终其一生,也只有过那一次因不想嫁给姐夫而跟我们说过几句对父母不满的话,但最后还是吞着眼泪,把自己一生的幸福,全当生养之恩还给了父母。”

事实如此,集美貌与善良于一身的墨婉,在十岁那年,就许给了距墨家村有十里左右的马家村上的马志康。

这门亲事,虽然没有指腹为婚的荒谬,但当时热衷于给孩子定娃娃亲的墨贤和莲花,在对待女儿们的婚姻大事上,始终没像给儿子墨泰挑媳妇一样认真看待。

我们不能说墨贤的思想太落后,比起村里的同龄人,他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是一点也不迂腐和陈旧。比如在率先养殖致富方面,他的思维一直活跃在墨家村前沿的。在挑选儿媳方面,他讲究女人也是需要文化的。但这些都不足以说明墨贤所有的人生观念都是开放的,民主的。在重男轻女方面,在他的骨子里,始终还留有深重的封建男权的残余力量,让他这个一家之主同样抱有莲花偏护儿子的观念,在看待女儿的婚姻大事上,他们还是坚决相信,女儿永远都是别家的媳妇,是泼出去后不可收回的水。

至于女婿究竟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女婿的父母,能在情面上跟自家过得去就行。女婿日后究竟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女儿能遵从父母的意愿、能成为‘三从四德’的典范就行。

马志康只听当 ‘赤脚医生’的村医父亲提过墨婉,但在双方父母许亲后的三年里,从未见到过传说中那貌若天仙的未婚妻。

马志康也是兄弟姐妹七八个,吃饭嘴巴众多,全凭赤脚医生父亲那点走村串巷时有时无、还不如挑担货郎的那点收入维持生计,家境自是比不上墨家。但马志康的父亲与墨贤相交甚好,加上彼此对各大山里的中草药有着共同发现和挖掘的爱好,老马出入墨家,就好比走在家族里的公用堂前一样,熟稔得像个自家人。

老马清清瘦瘦,平易近人,在众多孩子眼里他也是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老好人。但他自定家规的严厉程度并不亚于墨贤,不然,俩孩子都许亲三年了,也未让他们见个面,双方都还在给孩子们灌输着‘男女授受不亲’的清规戒律。

马志康自从父亲嘴里听说了自己未来的媳妇既漂亮又能干,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认字。

“这算不上缺点。”马志康欣然想到,那个时候的同龄人之中,也没有谁家的女孩子进过学校读过书,认识很多字。

“女孩子也不需要认字。”马志康暗自庆幸,想得清楚,不然,以后拿什么去约束媳妇。自己好不容易认得的几个方块字,都还不够垫饱自己的肚子呢。

情窦初开,家教甚严的马志康每次看着父亲背着个破旧的医药箱出门后,总想偷偷溜出村去,溜到十里外的墨家村去偷偷看一眼心仪的女孩,但每次都心存芥蒂地退宿回去,他怕碰到游走在各村行医的父亲,让他给逮个正着。

那时,各村落的‘赤脚医生’大多是没有执照的,按现下的说法,也就是没有行医资格的。但当时的乡村父老们,还是信得过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中药,不太喜欢去卫生所又是挂号又是化验的买西药。令这些乡亲们头疼的,不仅仅是因为要挂号要化验这等‘啰嗦’手续太烦人,还有那些刚从学校毕业或

被上头指定‘下放’的年轻医生。这些年轻人在老人们眼里还只是个没长毛(没胡子)的孩子,根本没有长年行医治病的经验和本事可让乡下人信服。他们每天都穿在身上的白色长袍(白大褂)和挂在脖子上那冷冰冰的听筒,都是这些乡亲们有所忌讳的东西。

最忌讳的就数是医生们叫病人坐定自己面前却从不来把脉,而是劈头盖脸的问许多类似集体商议好了的、如 “哪儿不舒服?”“什么时候开始的?”“家里有没有其他人得过这样的毛病?”“以前在哪个医院看过没?”等七七八八的问题,然后头也不抬一下、看也不看病人一眼,就边问边在挂号本上“沙沙”作响的写下许多乡亲们根本不认得的洋文。

患者拿来一看,嚄,这哪是医生?明明是年轻的书法天才呐!瞧这草书写的是龙飞蛇游的,可是他们一辈子都未曾见识过的,他们也就一下子成了“看看一行行,摸摸平躺躺”的认得字的“文盲”。鉴于这么多的不便和麻烦,‘赤脚医生’这一职业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年里,都未曾因没有行医执照而被踢出“医务”界。

那些习惯了中草药味道的人们,依旧习惯于找上懂点中草药的人问问病况,喝碗或黑或暗或辛或辣或热或凉的草药汤,既能治病又不伤身,没病也有健身养神之功效,一举多得。所以,懂得一些中草药药理的墨贤,也被村上人尊为了‘赤脚医生’,所以,也就早早地认识了各村落的同行,也就认识了马志康的父亲。两人经常有中药上的交流,成了忘年交,就自然的有了结成亲家的心思。所以,十岁的墨婉被十一岁的马志康的父亲相中,小小年纪,就被许了亲。

许了亲的墨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