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盖房(2 / 3)

养儿待老 秂禾 2178 字 5个月前

砖进瓦、请师傅叫帮工的,火急火燎,要赶在年前,把原先的养兔场给翻成了三层楼房,根本没空想起这养兔场的地基产权是写了大哥墨泰的名字。也没时间去想,若干年后会不会给墨泰和墨安兄弟俩带来地基归属权的困惑。她只想着,也急着要给父母一个安身之所,让墨安出狱归来,让自己累了的时候,都可以有家可回,有床铺可以困个安稳觉。

墨家村这时虽然有许多比墨善盖得好上几十倍的楼房,但因为墨贤家潦倒败落多年,又是第一家让一个女儿建起这样的楼房,一时就又成了佳话。

墨贤和莲花虽然还在埋怨自己的儿子太没出息,一个久无音讯,一个还在牢里,顾不上父母的死活,但总算有个女儿为他们争了口气,给墨家撑回了这久远到差点消失了的颜面,心里自然还是慢慢地有了点温暖,阔别多年的笑意又开始出现在脸上。

特别是在墨善告诉了莲花墨安提前释放的归期后,莲花就更是充满了“苦尽甘来”的信心。年关后还未到元宵,莲花就催着墨善赶紧上班赚钱去了。墨贤也重操旧业,养起了蜜蜂,挖起了草药,还种了一大片桔子,增加收入。

山里乡人的朴实之处,是经常相互串门走动,这算不得城里人眼中的“势利”。墨贤家有了起色之后,到他家走动的人便也多了。加上墨贤舅子周连胜在市中心医院已成为名医的声望,一时间,来看新房子的、来求医问药的、来提前预定土蜂蜜的人,络绎不绝地在墨家进进出出起来,莲花和墨贤便也不再寂寥到无人说话只有相互拌嘴的份。

踏破墨家门槛的,还有那些终于想起来墨贤还有个未出嫁的三女儿墨善的热心人,自然是给墨善提亲来了的。

不是同样作为墨善父母的墨贤和周莲花没关心过墨善的终身大事。说实在的,疲于奔命的这些年,他们的心思全在如何吃饱饭、如何不欠债上打转,大儿子的赌债还未全清,小儿子的未来还没着落,哪还有心思顾上女儿嫁没嫁呢。

再说,大女儿墨婉和二女儿墨蓉,都是父母给定的亲,选的女婿,日子不是一般的不如意,而是非常非常的不如意。碰上多事的年头,不消说他们根本一点忙也帮不上,连过年过节时候,送斤猪肉买条香烟来孝敬的次数都少之又少。与别家的女婿比起来,自家的女儿就像是硬塞给别人的沉重包袱,白送给他们还嫌弃了多张嘴吃饭的样子。不仅等于父母白白辛苦养了她们二十年,还害得她们姐妹没一天幸福可言。

轮到墨善,墨贤真是有些怕了。生怕自己和莲花看中的人又是给不了女儿以后的好日子,父母捞不到好处不说,还苦了墨善一辈子。

还有,墨善从小生性木讷,不多话,也更少与家人沟通,对自己的亲事从不曾提及,不知道她在外的这些年,会不会有了自己意中的人呢?这次,怎么样也得由墨善自己决定了,不能再拿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擅作主张横加干涉了。因此,当来人提起墨善亲事的时候,墨贤就支支吾吾,莫衷一是地推说:墨善人在外面,等她回来时候再问问她自己的意思吧。

推说的次数多了,就有人打趣的问莲花和墨贤:你家的墨善这般有出息,你们是舍不得把她嫁到别人家去吧?是不是打算以后还招半个儿子进来养老呀?某某村某某人家的儿子不错,也有这样的心思,就许给墨善可好?

莲花就笑着回话:“真有这样的心,也要有差不多的人啊,真有这样的人,也要有差不多的条件啊。我家这个墨善,虽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出身,但从被我教得忠厚老实,勤劳本分,吃得苦,也好歹给她念过那么多书了哩,总要有差不多文化的人跟她对的上,是吧。虽然不能要求有百万家财的,但总的有间现成的三层楼房,让她不再辛苦到自己还去婆家造房子,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有人打趣莲花问:“墨善不是自己出钱盖房了吗?你们老后就是她和上门女婿的了,还要女婿家的楼房干嘛?计划生育最多生一个孩子,那么多楼房,根本住不了。”

周莲花听了一脸嫌弃:“我们养她这么大,盖两间楼房给爸妈住还不应该的嘛,哪有女儿跟父母住一起的道理。何况,家里有兄有弟的,稍微有点出息的人家,根本不会来做上门女婿的哦,你们的好心好意怕也是白费得了。”

周莲花说得极是。按这乡下风俗,就算有人同意入赘,墨贤也是绝对不会允许。他们一直认为,只有没有儿子的人家才会招来上门女婿。顺着他们自己的心思讲,讲得难听点,就是那些断子绝孙的人家,才会找人上门入赘。

这与墨家村的老人们到了年迈之后,依旧死活不肯上敬老院一样,他们总是想着敬老院里的那些人,肯定都是没有儿子养老送终,才去养老院混吃等死的。

这种思想,墨贤打年轻时就有,可谓根深蒂固,至死都不会动摇丝毫。他深信:乐意做上门女婿的男人,不是家里穷,就是自己没志气,再不,总还是藏着一些小缺陷或小毛病的,实在是没地方可活了,才会上门“吃软饭”。这样的男人,不一定就是年轻人说的渣男,但肯定也不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