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杨伟的秘密工作间(1 / 2)

回到别墅,杨伟美美的冲个凉,然后舒舒服服地躺到他那10平米的大床上。

打开手机,进入天涯论坛,化身军事小白,跟各路人才对线。

这是他的恶趣味。

倒不是纯粹打发时间。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跟论坛上网友的辩驳经常能给他启发和灵感。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你们负责吹牛,我负责实现。

现在,再加上战忽局负责编胡话。

完美。

翻着翻着,一则帖子吸引了杨伟的注意。

《震惊,米国海军朱拇沃尔特级驱逐舰首艘样舰正在船坞内建造》

DDG1000?

这艘未来概念舰的提案,不是已经被米军否决了吗?

难道我们被米国的战忽局骗了?

如果是真的已经在建造的话。

那岂不是。

跟咱们的洞六零撞车了...

原来,在杨伟离开北海舰队海军基地之前,留下的两个设计方案中。

第二个项目,被海军高层由洞五五B改成洞六零的舰艇。

正是参照了米军的DDG1000。

本以为米军造不出来的这艘驱逐舰,可以由我国先行制造。

延续着近些年来华国“你负责画饼,我负责实现”的作风。

这次难道要落于人后了?

杨伟眼前蓦然闪过一个画面。

那是在去往海军基地的飞机上,张兆中面容凝重的跟他说过,要不是事态紧急,不会这么快绑他过去。

局座口中的事态紧急,难道是这件事?

疑问重重的杨伟赶紧点开这个帖子。

发帖楼主没有给出很多信息。

除了标题之外,就只有一张模糊不清的卫星图及定位信息。

从卫星图上看,确实是米国的造船厂,正在建造的舰艇依稀能看出朱拇沃尔特级驱逐舰那极具辨识度的模样。

但是分辨率太低,不能确认。

但哪怕只有这一张图,依旧引来无数网友跟帖评论。

杨伟粗略翻了几页。

网友们的发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一派忧心忡忡。

另一派则不以为然。

忧心忡忡派的观点如下:

“米国如今的军事和工业能力依然是世界断档第一位,不可小觑。”

“可以说鹰酱坏,但不能怀疑鹰酱菜。”

“二战至今,米国的军工一直走在世界最前列,新一代的军事装备永远先出现在米国,所以这张图片还是有可信度的。”

“我们一定要正视米军,正视差距,不能掩耳盗铃。”

“世界第一的空军是米国空军,世界第二呢?是米国海军!再过100年,恐怕也没有第二只海军能赶上米国,他们有这个实力。”

不以为然派则针锋相对的提出:

“米国这些年吹过的牛皮还少吗?”

“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不要永远活在过去。”

“我觉得是米国发布的迷惑信息舆论战,让我们自乱阵脚,脱离既定发展路线,建议严查楼主,看看是不是行走的五十万。”

“就算是真的又怎样?咱们的洞五五已经秘密改造了,上次楠昌舰独自逼退‘李根’航母战斗群的事,你们难道不知道吗?”

杨伟没有继续往下翻,估计后面都是两派在打嘴仗,找不到更多有用信息了。

关掉手机,杨伟平躺在床上,脑海中又开始回忆和完善洞六零设计方案。

一个有意思的场景突然出现在杨伟脑海中。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

要是我努努力,帮军方那边加快进度,让洞六零能赶上DDG1000的进度,最后两艘舰艇能同时或差不多时间出海测试。

那么,这相似的哥俩在海上碰到了,会是个什么局面。

是面面相觑,还是来一出“公母葫芦”的争辩?

想着想着,杨伟渐渐睡去。

星落睡在杨伟卧室对面,方便对其进行贴身保护。

星落所在的房间原是一间小仓库,装着杨伟的一些手工。

现在也只加了一个硬板床,作为星落的卧室。

不过,这简陋的环境,对军人出生的星落来说,不算什么。

回到住所以后,星落一直在好奇的研究杨伟组装出来的小物件,不时发出油然而生的赞叹。

wsn蓝牙设备,杨伟解决了两种通信方式协议不兼容的问题;

节点部署模型,最优化NP-hard问题;

一只机器猫,行走、避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