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山沟沟里的奚娟(1 / 2)

奚娟在公共烧水房碰到了谢平,听到谢平的回话,触碰到了自己的心思,就飞也似地逃离了谢平。

紧接着,上班的时间到了,他们又见面了。

奚娟是在车床工作的,谢平是钳工,他们在一个工作大厅的头尾两个方位。他们能够看得到对方,但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说话,隆隆的机器声音会压过说话声音,他们是听不见对方的说话的。

奚娟不经意间抬头,看到谢平正瞅向她,她立刻避开他的目光,她把头低下,眼睛看着地下,心里却在“扑通,扑通”地跳着。一直到下班,她忐忑的心情才得到了平复。

晚上是青年团支部活动,活动内容是:谈努力工作,为工厂贡献自己青春,表决心。

在发言中,谢平不知怎么又提到了江南知青,他说江南知青在山沟沟是呆不长的,他们为山沟沟贡献青春,嘴上说到了,不一定做得到。

奚娟为这个问题和谢平进行了辩论,但是无论她如何表决心,也得不到谢平的理解和支持,奚娟着急得满脸通红,简直要哭出来。

她当时的理解是,谢平不相信江南知青会为山沟沟贡献自己。作为团支部书记的谢平,不重视江南知青,当然也不会重视奚娟她。

奚娟觉得谢平是在排挤她。她不明白为何谢平要排挤她。

前世的奚娟,当时她自己不知道,那是一颗单纯少女玻璃心,不顾一切的想靠近谢平。当看到谢平于她观点不同,就觉得对方是有着拒她千里之外的态度,她心里凉了半截。

奚娟回到宿舍自己一个人苦闷了很长时间。

正在这时候,每年一次的山沟沟镇防洪修河坝的任务来了。这是一个比在原来的工作岗位,要付出重许多的体力劳动。

山沟沟工厂的领导,隆重的开大会动员,号召全体职工积极报名参加,会上讲,修河坝是为了保卫国家财产安全,保卫工厂,是为了保护山沟沟父老乡亲的生命安全。厂领导号召工厂的骨干、积极分子要积极带头参加。

奚娟认识到了修河坝的重要性,她积极报名参加了。她觉得参加了修河坝的艰苦工作,就能够以实际行动体现她,为建设山沟沟献青春的决心。

傻傻的奚娟是要让谢平知道,她是喜欢山沟沟的,她愿意和谢平他一样,一起为山沟沟的建设奉献自己的一切。

修河坝的最艰苦工作是运麻袋包、运石头。每个麻袋包、每块石头要重200斤左右,工地上的小伙子们两个人用扁担一人挑一头,哼着口号:“嗨哟!嗨哟!”干得热火朝天。

大家排队运石头和麻袋包,排到奚娟,小伙子们纷纷躲开了。

“你一个女娃子,不行的,挑不动的。”

“你不要小看人,来吧,我行的!”

“不行的!你不要逞能。”

“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我行的!”

小伙们执拗不过奚娟,只好让她一起挑。

出生在贫穷家庭里,一心想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奚娟,本来就有着坚强的意志,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此刻的她咬着牙,强挑起、挺起肩膀上沉重的200斤左右的石头,她和一个小伙各挑一头,走起步来了。

她一步一晃的,一步,二步,三步,终于如她所愿,稳定地挑起了重担。她加入了艰苦的运麻袋运大石头的队伍。同行的小伙子们都不得不佩服起她了。

不一会,奚娟的肩膀就红肿起来,又过了一会,红肿的肩膀磨破了皮,钻心的疼。奚娟强忍着,不叫苦,往往返返的和小伙子们一起挑担,运大麻袋和大石头。她痛并快乐着,她一心想要让谢平看到自己的决心,让他看到自己为山沟沟的建设贡献青春的实际行动。

人们看到了,满面红光的奚娟不畏艰苦在和小伙们边说笑、边抬大石头、大麻袋。

奚娟的坚强、吃苦耐劳精神被在参加修河坝的工厂团委,搞宣传的发现了。

“奚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知青,她是铁姑娘!值得宣传。”

“可以把她作为典型树立起来的。”

“听说,她的文笔也不错。”

厂团委的对话,奚娟听到了。她想起来了,她经常应团支部的要求,给工厂广播站投稿,报道身边的好人好事。

去年年底,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她看到山沟沟工厂职工们冒着寒冷暴风雪准时上班,竟然没有一个人迟到,她被感动到了,写了一篇题为《大雪封路,可是封不住我们爱工厂的心》这篇励志文章受到大家的好评,在工厂广播站连续播放了3天。

工厂团委觉得奚娟这样的知青,应该把她作为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厂团委写了她的事迹,在山沟沟工厂的广播站播放了。

厂团委把她作为厂青年标兵、三八红旗手树起来了,她的朴素衣着的大人头照片,挂在了厂门口宣传栏的橱窗里。

修河坝结束以后,工厂做工作总结时,让奚娟写自己的光荣事迹的讲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