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又来事了,弄不好又不能卖货了(1 / 2)

满载着服装展销会货物的货车离开了呼市向龙市的方向开着。在行驶中,豪爽仗义的谢平,听着好心的驾驶员讲龙市运输公司的事情,他们的观点相同,谢平听着心里舒服,好像遇到了知音。他们心情愉快,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成为了好朋友。

驾驶员开着货车拉着货,到了龙市的文化中心。谢平下了车,和正在等待着,参加文化中心服装展销会业主们一起,从车上卸下了所有的货物。

奚娟通知业主们,首先找到自己的货,集中放在龙市文化中心的一间仓库里。告诉大家,展销会的会务们在安排好摊位后,会帮助一起,放货到每个业主的摊位上的。众业主认真地听从会头的安排。放好货后,大家各自开始找民房或者小宾馆的住宿的地方。

奚娟记着朱经理的嘱咐:新开的龙市服装展销会要复制呼市的江南服装展销会。

首先,她和谢平一起花钱,包了一间歌舞厅。

想不到这个交通不便利的深山老林地区,歌舞厅倒是有许多家。奚娟找了一家有着200平米的,离文化中心比较近的一家。包了14天。供大家在白天卖货以后,晚上唱歌跳舞、休闲娱乐。

奚娟严肃地强调着:“为了大家的安全,请大家不要私自接触展销会以外的人。卖货以后的休息时间,可以在歌舞厅里,展销会内部人员一起娱乐。如果个人不遵守展销会的纪律,私自行动,出现了损害展销会的事情,后果自付。”

接着,奚娟对谢平说:“我们再来复制朱经理的江南服装展销会会场吧。”

“是啊,复制要比重新设计简单得多。”谢平赞同地回答道。

奚娟谢平指导着5个身强力壮的小伙,模仿朱经理的江南服装展销会,在文化中心搭起卖货架子、布置展销会场地。

5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中有一个叫安安的是谢平的邻居。他是一位在谢平曾经工作过的、山沟沟工厂的,有着高超手艺的,老机械工人的独生儿子。

这位老工人在工厂工作了40年,他和老伴含辛茹苦带大了儿子,去年他老伴病故了。他让20岁的儿子接替了他工作单位的班。老工人希望儿子能和他一样学手艺,继续端着车、钳、刨、铣的铁饭碗。可是儿子接班的第二年,工厂就面临着经济效益不好,儿子下岗了。

他儿子下岗以后,天天在和几个玩麻将人的混在一起,老工人深怕儿子学坏,就让谢平带着儿子一起参加了江南服装展销会。

现在,奚娟谢平的服装展销会,是一个百来个人的集体,其中,服装展销会的会务是核心和骨干。会务们跑来跑去,忙里忙外的听从会头的差遣和指挥,为参加展销会的业主们服务。他们的福利待遇是:不用交1500元的会务费,就有一个摊位可以和业主们一样卖货。

谢平和会务们买来了木头条杆、板块。借来旧的学生课桌、凳子、旧柜台等等。好在林区文化中心附近,这些东西都买得到,租得到,价格也不贵。

谢平领着会务,像庆祝过新年一样的布置文化中心,用彩色布条和花花绿绿的彩旗、小灯笼,把屋顶和墙壁四周挂满。很快的,死气沉沉的文化中心,真的像有了生命似的,散发出了活跃热闹的气氛。

他们又用条杆横横竖竖的塔满挂货架子,放好摊位上的卖货柜子。一切就绪,马上就可以分摊位、安排业主们卖货的位置了。

就在这个时候,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匆匆忙忙地跑来告诉:不好了,龙市的自由市场卖服装的个体户们,到龙市的市政府去闹事了!市府领导要求展销会的会头去和个体户们对话、调解矛盾,矛盾如果调解不好,就不让开服装展销会。

谢平和展会业主们听了,也都紧张起来。他们想起在呼市发生的,突然没有摊位不能卖货,晾他们在天寒地冻街头的风暴,还心有余悸。

“又来事情了,弄不好又不能卖货了,怎么那么到霉!”业主中有人焦急地说。

奚娟听说后说:“不要慌,事情没有那么严重。”

又说,“我去和他们对话。谢平,你继续安排摊位。不过,摊位之间要紧凑些,留出一排,可以安排15个到20个的预留摊位。”

“好的,我一定安排好,你放心吧。”

谢平相信奚娟的组织能力,他百分之百的执行着奚娟的指挥,立刻领着大家整理摊位,本来场地有空余面积,每一个摊位的面积,是用不了十个平方米的。谢平马上倒出了近20个预留摊位。

“谢平真的听话,一个大男人对女人百依百顺的,是不是有点那个……”

业主中有个女人捂嘴小声说。

“谢平大哥被娘们支来支去,是有点窝囊……

会务人员中那个东北小伙叫安安的,笑着附和着。

谢平听到了,大步流星地走到安安的面前,笑着瞪着眼睛,对着安安抬起自己的右脚,装着要踢他的样子。

说:“小子,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