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冯丽萍又被气哭跑了(1 / 2)

社员们又用了三四个晚上,才能集体将高粱扬好装进袋里密封好。

社员们将高粱杆子堆在一起,继续晾晒个把月的,等到农忙过去之后,再来处理和分发工作。

家家户户的扫帚,凉席头枕,饺子帘,粮仓折子等,可都是高粱杆子做的贡献。

这时金黄的苞米也晒得梆梆硬可以脱粒了,一眼看过去,一溜儿的苞米椽子在忙活。

叶蓁蓁没干过这个活,一天下来,双手就被磨得起了不少血泡,一用力就生疼。

“喲,叶知青你也太娇气了吧,做这个都能皱着眉头嘶哈。”叶蓁蓁旁边的冯丽萍逮到机会就要刺挠她一下。

给苞米脱粒这个活计,确实不是啥重活,所以都是村里的小孩和老人这些干不了重活的人来做,女知青们也被安排在了这里。

马芬去了农场改造,陈媚和张亮还关在里头,据说是在接受思想教育。

剩下的知青还有9人,其中包括叶蓁蓁在内的5个女知青,还有另外6个男知青。

另外2个女知青也是和苏黎冯丽萍一个院子,两人住在另一个房间。

其中一个叫邓清莲,性格比较清冷不爱交际,很多时候就像一个透明人,叶蓁蓁前世今生和她都没什么接触。

另外一个是年纪稍微大点的,也是协助陈明管理女知青队员工作的梁慧,大家都叫她一声梁姐。

此人叶蓁蓁倒是接触过几次,最开始下乡到河沟村的时候,就是梁慧帮着选的房间,还带她去认识了一圈其他知青。

人谈不上多热情,平时一般不会主动去叶蓁蓁这边的院子找她们,但是女知青谁有事找她帮个忙也是会答应。

这种人对谁都礼貌又客气,实际上相处起来会有距离感,但也不会让人反感。

叶蓁蓁又不是随便麻烦别人的人,下乡时间也短,后来又搬出了知青院,跟她们的交集就更少了。

就是冯丽萍和苏黎这两人,最近让叶蓁蓁的印象深刻,所以才格外对她们上了心。

有几样庄稼都已经收好了,苏黎就跟着队长去统计做账,再核算该上交的秋征额那些会计做的事情,所以并不在这里。

男知青也跟着村民去收红薯和大豆了,现在坐在一起干活的就是她们这4个女知青,其余的就都是村里的人了。

冯丽萍见叶蓁蓁低着头,以为真的是被她说中了,搓个苞米也能娇气地哭,于是更来劲儿了。

“我看你就是干活锻炼得还太少,才会这样娇气的。”

“冯知青,我从来没招惹过你,你为什么处处针对我?上次在知青院也是无缘无故刺挠我,现在也是。”

叶蓁蓁说到最后,眼眶里包着的泪珠子就跟掉线的珍珠一样,一颗颗地往下掉。

小模样看着十分委屈,像极了别人欺负狠了的小可怜。

“我……”

“冯丽萍,你少说两句,平时怎么样我还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可现在是农忙秋收特殊时候,别给咱知青招人家村民的白眼。”

知青虽然口号都是喊着为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而来,但其实两者都是会各自抱团的小团体。

在名声上,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叶蓁蓁刚来没多久就可以搬去独立的院子,还有人家帮她做饭,摆明了就是娇气资本家小姐的做派。

大家都是下乡插队的知青,都是要去田里刨食的,凭什么就她叶蓁蓁可以整天光鲜亮丽的,头上还总是别着漂亮的发卡?

整天还装得一副娇娇弱弱的狐媚子模样,勾得那些粗鄙村夫频频回头。

别以为她不知道,在高粱地的时候,她可都是看到那个叫黄连的糙汉,就整天跟叶蓁蓁眉来眼去,勾勾搭搭的。

叶蓁蓁都这样了,梁慧还要向着她说话?

而且她下乡都两年了,也没见梁慧对谁这么偏袒过。

指定是梁慧私底下收过叶蓁蓁什么好处,要不然平时不爱管闲事的她,今天怎么就偏偏要帮叶蓁蓁说话了?

“嘿,梁姐,你凭什么只说我一人?刚刚她叶蓁蓁也吵我了,你怎么不说她?你明明就是偏心眼儿,拉偏架。”

听到冯丽萍不但不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还连她都一起刺挠上了,梁慧顿时气得站了起来。

“难道不是你先挑的刺,叶知青只是反问你一句为什么老针对她?这么多人看着呢,我哪里拉偏架?你怎么不说你自己缺心眼儿?”

就连一向透明人一样儿的邓清莲,听到冯丽萍指责她的室友,也忍不住插了一句:“冯知青,确实是你嘲讽人家叶知青娇气,还刺挠人家干活锻炼得太少,这不就是说人家平时只顾着偷奸耍滑去了吗?”

就是,现在全村大娘婶子都是统一意识,人家叶知青明明多好的一个小同志了,有礼貌嘴甜又大方,上工也次次都是满工分。

哪个干活少的,能拿满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