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三道九流,石柱藏金(1 / 2)

在东河头的破烂街上,张金马逛了四五趟,最终把那个花瓶拿下来,本来还以为很困难。

结果就是七百块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卖家还送了两张报纸和一根自己搓的草绳,瓶子就这么成了张金马的了。

拎在手里看了好一阵,张金马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少说也得有几百万价值的东西,就这么到手了?

瓶子很干净,上面画的图案也很光鲜亮丽,很难想象这是一件真的古董。

尤其是和周围那些,恨不得就是从坟墓里扒出来的赝品,一对比,这不仅完整,而且一点瑕疵都没有。

新的让人胆颤,不过总之到手了就行。

张金马抱着花瓶,走在街上,也有了闲情,去逗弄一下,在路边出售的小土狗。

四眼的黑色铁包金,看起来十分有精神,趴在箱子外沿上也不怕人,尾巴一摇一摇的,时不时的还叫几声。

在这周围逛了一圈,也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三道九流。

在河边算命的先生,怎么都得有一身干净的衣服,最好有点胡须,还得是白发苍苍的那种。

地上铺着一块红布,上面写着算命之本,再放上一本线装的古书,一个马甲,一壶茶,一坐就是一天。

要么就是带上副圆墨镜,来个瞎子算卦,铁口直断。

桥头卖药草的,看着穿着朴素,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面前的化肥袋子上,放着一堆草药,何首乌,山灵芝,丹参。

破烂街上卖古董的,时不时就有托,跑过来喊上一句出彩,引得周围人围观。

等逛完这边,张金马就抱着花瓶,走回了停车的地方,把花瓶用大袄裹起来,放在藤条箱子里。

把拆下来的油门,又装了回去,避开人群密集的地方,在巷子胡同里找了一下方向。

打算去那个老宅看一下,虽然那边有人住着,但是好歹来都来了,就算拿不走,也得看一眼。

面包车摇摇晃晃的停靠在公园边,这车在张金马手里,算是倒了大霉了。

跑了高速,跑山路,跑完山路,钻胡同,也就是车破,不用怕刮擦,要不然就成大花脸了。

张金马拎着油门从车上下来了,再踩几次,这就安不上去了。

老宅子还在,外面还有不少晾晒的衣服,看样是出租出去了。

张金马走过去看了一下,四合院那种类型的房子,曾经是一个大地主的宅子,后来充公了。

这边现在,应该是某个家属院,附近的房子都挨的差不多,远处还有一座家属楼,六十年那种建筑风格。

现在多少都有些破旧,已经临近下午了,有几个小孩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的玩耍,嬉闹的声音,倒是很悦耳。

走进院子里,在墙边竖着一根青石的柱子,上面刻了一半的花纹,像是一个没有完成的作品。

斜插在地下,上面栓了好几根晾晒衣服的绳子,地面上铺上了一层红砖,都得有些年份了,一些地方都踩平了。

“你是干什么的?”一个小男孩,一只手叉着腰,另一只手指着张金马问道。

“就是啊,你是干什么的?”其他几个孩子,也在旁边好奇的问道。

“小勇回来!”在对面的屋里,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太,推门出来喊道。

老太太声音很大,而且气势汹汹,就像肥硕的老母鸡,正面对着要吃小鸡崽的老鹰。

“我是过来问一下,这个石柱子卖不卖?我那边缺一根石材,所以想问一下。”张金马连忙解释道。

老太太把几个孩子,赶进屋里以后,听到张金马的话皱了皱眉道:“这是公家的东西,我们不卖。”

“你是干什么的?”老太太站在门口问道。

“我,我是帮人收东西的,看这根石材不错,想收购,如果有意向的话,可以找我。”张金马一边说道,一边从地上捡了块红砖,在墙上写了一串电话号码。

“你叫什么?”老太太走过来问道。

“……我姓张。”张金马有些莫名的烦躁,最怕和这些老太太打交道了,不把你盘根问到底,那是绝对不会罢休的。

盘问能力一流,只要接上话茬,那就是一套连招,防不胜防,你如果说不出来,说不对,你就是敌特!

半个小时后,张金马生无可恋的从老宅里走了出来,这老太太问话太刁钻了。

针针见血的那种水平,也亏了张金马随机应变的能力强,不过这根石头柱子,怕是没啥希望了。

等这边拆迁的时候,可以过来打打秋风。

坐在面包车里,张金马翻看着地图,其他的地方,他还知道几处,但是都没有那么好办,而且太费事了。

思索再三,先把那些黄金,大洋都变现了再说,刚好去隔壁省处理一下大洋,去月山监狱看看那个老头子。

正打算开车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