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0章拜访吕工(1 / 2)

林致远和吕铁生并肩坐在奥迪车的后排,透过车窗,可以清晰地看到道路两边的工厂、车间、建筑物,以及横穿马路上方的各种黑色管道。

眼前的一切再熟悉不过,仿佛时光倒流,林致远回到了五年前的革钢。

1954年,来自全国22个省市区、55个城市、727个企业、单位,8万多名建设者,会师草原,风餐露宿,手拉肩扛,创造了在戈壁荒漠建起钢城的人间奇迹,建成了新神州三大钢铁基地之一,开启了草原工业化之路。

在这么多家建设单位中,革钢无疑是最重要的一支,所以这里的绝大部分厂房建筑都带有浓厚的革钢色彩。

吕铁生兴致勃勃,用手不停指点,给林致远介绍,“致远,那个是炼铁厂,看到高炉没有?前年刚刚完成技术改造。”

“那个是化工厂的炼焦车间。”

“致远,这次整合完毕之后,草钢就有钱了,我打算继续扩大规模,升级设备……”吕铁生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心中的梦想。

“吕总,不是我给你泼冷水,设备升级完全没问题,但是扩大规模还是算了。”

吕铁生很疑惑,“为什么?”

“因为草钢地处内陆,它的功能不是出口,而是支撑草原地区的工业建设,目前的产能已经足够用了,盲目扩大规模是不明智的。”

吕铁生有点不服气,“致远,革钢有了羊城分公司,沪钢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为什么草钢不行,你现在是燕京的领导,可不能偏心啊!”

林致远苦笑,“吕总,未来国内钢铁企业必然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产能过剩是早晚的事,这么多剩余的产能往哪去?肯定是要出口,草钢在出口这一块上没有任何优势,就别跟风了。等到有一天国内钢材出口受限,钢材降价,你就知道盲目扩大规模的恶果了。”

“真的会有这么一天?”吕铁生还是有点不相信。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希望草钢未来能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稀土上来,而不是一味的发展钢铁产业,稀土才是草钢未来重要的利润点。吕总,我觉得你现在应该研究的是如何建立起一条稀土提炼的现代化生产线。”

“致远,这是你来草原的目的吗?”吕铁生沉声问道。

林致远重重的点了点头,“本来这些话我打算过两天再说的,现在既然话赶话说到这儿了,我就得跟你讲明白。”

“稀土提炼的现代化生产线……”吕铁生低下头,似乎在自言自语。

“吕总,在这方面你比我有经验,我希望你未来的工作重心转移到这上来。”

“好,让我想想。”吕铁生还是信任林致远的,他知道林致远不可能无的放矢。

林致远想起了什么,“对了,吕总,今天晚上我想去探望一下吕工,我爷爷还让我准备了一点礼物。”

“行啊,就算你不说,我也打算请你到家里来,我爸知道这次下来带队的是你后,已经跟我叨咕好几回了,说是要请苏厂长的孙女婿来家里做客吃饭。”

吕铁生的父亲吕万良,之前是革钢的工程师,在五十年代初,他作为革钢派出的援建人员,来到草原,落地生根,成了第一代草钢人。

吕万良在革钢时是热轧厂技术科的副社长,当时热轧厂的厂长正是苏千成。

一九九五年,吕铁生曾经陪着父亲回了一次革钢,吕万良和苏千成当时见面了。

这一晃又过了四年,苏千成得知林致远要去草钢出差。特意准备了几样礼物,托林致远带给吕万良。

林致远一直记着这个事儿呢,只不过昨天晚上要出席欢迎晚宴,所以只能把这件事定在今晚。

林致远坐吕铁生的车转悠到了中午,两人回到草钢机关大楼,和大型工委的工作人员一起吃了顿午饭。

在草钢的大食堂里,林致远再次找到了旧日的感觉。由于当初援建人员中,革钢人太多,所以食堂的菜肴风味保留了大量的东北口味。

林致远回到这儿,就跟回家一样。

大型工委的人被吕铁生安排到小食堂就餐。

在吃饭的时候,林致远把四个副组长叫到身边,询问他们上午的工作进度。

四个副组长都表示草钢非常配合工作,准备的资料很齐全,照这个进度看来,第一阶段的工作很有可能会提前完成。

“辛苦大家了,如果真的能提前完成,让吕总请咱们吃大餐。”

坐在一边吃饭的吕铁生笑得很大声,“没问题,求之不得呢!”

又忙忙碌碌工作了一下午,晚上,中巴车把大型工委的工作人员送回到青山宾馆休息。

林致远没有随车回去,他坐上吕铁生的车,先回宾馆取了礼物,随后去了吕家。

吕家就在青山区,是草钢最早的领导干部居住的小区,和革安的台町有点像。

吕铁生的住宅是一栋二层小楼,带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