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前车之鉴(1 / 2)

对于外界的这些评论,见过大世面的李唐压根就不在意,《笑傲江湖》在一片批评声中收视率还在稳步提升,倒是应了一句话:“黑红也是红嘛!”

看过几集之后,李唐很快就失去了看下去的欲望,因为他总能在自己表演中找出不足,与其让自己郁闷倒不如眼不见为净。

批评总不能是千篇一律,居然还有媒体挖出开播前李唐接受韩滨江发表在《每日新报》上的那篇专访,自然少不了对他的言论进行一顿批判,完了还纷纷提出采访请求。这回李唐并没有惯着这帮媒体,统统拒绝,一个都不接受。

二月五日,随着

hbf基金一般给予入围的剧本一到五万美元资助额度,三万属于中不溜就。当然人家也不是冤大头,不会直接就把支票给你,而是要为每个项目立项,然后再根据进度拨款。

程尔特别兴奋,三万美元折合二十多万人民币,再加上他自己的二十多万积蓄,根据他的预算就差不多解决了一半的资金。

听到电话里程尔兴奋的声音,说实话李唐还是

李唐觉得程尔还是太年青,电影这东西越是精打细算钱越是不够,《苏州河》就是前车之签,当然但愿程尔不是特能造的楼烨,要不然别说一百万了,两百万都打不住。

本来李唐就打算过了元宵节去杭州拜访奈安的,拜一个晚年,再补上一份她女儿的满月礼。这回索性都一起办了,因为程尔在申请hbf基金的时候,出品和制片公司用的就是奈安的梦工作文化艺术公司。

……

“你说你来都来了,干嘛还这么客气呢。”

李唐送的满月礼很实惠,就是一个100克足有二两重的999纯金打造的长命锁。只要是中国人,甭管多洋气,送礼就是讲究的喜庆、吉利。

刚生完孩子的奈安富态了不少,整个人看起来多了几分柔和和母性的光辉,不再象以往那般风风火火且攻击力十足。

程尔获得hbf资金赞助的事奈安也早在

李唐没绕啥圈子,开门见山就跟奈安说了这事。现在的问题就是伱既然申请到了基金就要在年内开机,如果开不了机或者拿了前期的资金最后烂尾的话,那么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你是怎么考虑的?”奈安听完后问道。

很明显李唐这么热心地操持这件事无非就是看好《

李唐毫不犹豫道:“如果公司这边有困难的话,那么我想自己投。”

这件事来之前他就考虑好了,既然想演无非就是搏一把。

奈安似乎并不意外,只见她拿出一个剧本递过来道:“你先看看这个本子,楼烨的新作。”

“是嘛?”

李唐

他赶紧接过本子翻看起来,名字叫《颐和园》。李唐下意识的认为这是个发生在京城的爱情故事。因为爱情永远是楼烨电影中的主旋律,然后参考《苏州河》,自然而然就能得出结论。

他之所以特别感兴趣是因为在拍《苏州河》的时候,不给看剧本,每天现场飞纸的经历早就让他受够了。他迫不及待想看看《颐和园》描写的到底是怎么样一个虐恋。

没错,楼烨的爱情故事永远都是虐恋。

剧本不长,也就五六万字,主要是很多对话只是写了个大概意思,并没有展开,估计又是现场飞纸那一套。不过有一些场景的描写倒是挺细致的,比如男主角周伟和女主角余虹爱爱的场景之类的。

只是当他看完之后,完全没了一开始的兴奋,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担忧。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坦诚道:“安姐,这本子肯定过不了。”

“我知道,可楼烨想拍。”

奈安的这句话,突然让李唐对楼烨产生了一种浓浓的妒忌,就这么一个包含八十年代末特别敏感内容,明显过不了的本子,奈安就能不顾一切去投。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真爱?

当然所谓真爱不过是一句玩笑话,除了楼烨的才华,更大的可能就是被禁也无所谓,文艺片在国内本来就无人问津,最大市场还是在海外,尤其这种敏感题材更容易获得老外的青睐。

“周伟这个角色怎么样?”

“写的挺好的。”李唐点头道。

就角色而言,周伟正角色肯定要胜过《

说实话,这种角色对于一个有追求的演员来说诱惑很大的。

但李唐却不太喜欢这个角色,更准确的来说是不喜欢这个剧本,因为太矫情,全篇充斥着一股浓浓的知识分子的自我感动。

八十年代,李唐的原身已经懂事了,他亲眼目睹了老李以及身边大部分人群的艰难生活。而作为当时能出国留学的留学生来说,无疑是那个年代最幸运的一批人。用古代中进士,一步登天来比喻一点都不夸张。相比普通的老百姓,真的搞不懂他们还在痛苦什么,为什么还要表达各种的不满。

而且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