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圣前童生(1 / 2)

儒道女文圣 天三木 1230 字 6个月前

冰心镜是对于人的心境划分,也是心境的第一层境界,

代表着初步的开悟,清静无欲即为冰心。

第二层境界则是无为境,第三层境界则是自在境。

虽然文位修为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如果双方在同一个文位,不管是学习读书方面还作战方面,心境等级高的人自然是有优势的。

心镜的提升在前期其实影响不大,但是到后期进入到进士境界之后愈发的明显。

当然这些离昔微都还有点遥远。

许县令心道,虽然进入冰心镜这种状态的人基本上都代表着初步的开悟,短时间内思路的清明,解决问题的高效,

但是这种状态对于眼前的学子来说顶多维持到第一场考试结束,第二场的诗词才是最考验人的,

诗词规矩颇多,看这位学子面黄肌瘦衣着也很普通,除非天纵奇才,否则没有花大价钱请名师教导最多也就是乙丙之流。

就算第一场考试是甲等,第二场的诗词也必须考到甲等,不然对于他的政绩绩效的评定作用不大。

考试的评判标准也分为四种,分别是甲乙丙丁。

甲级最优,乙级良好,丙级合格,丁级直接淘汰。

而甲乙丙丁中又可细分为上,中,下三个小等级。

许县令看着这两个文院的官吏只有羡慕的份,毕竟考好考坏都不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俸禄,毕竟和圣院搭边,都不是一个系统的,别人也顶多就是两句闲言碎语。

可自己不一样,每次考的成绩都要在百江府十多个县里面进行比较,最近已经连续三年教化政绩垫底,此次若不能扳回一局,自己可就升官无望了。

想想自从5年前自己贬谪过来,县令这个位置已经坐了整整5年的冷板凳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说是什么神童曹聪,户籍都不是我这儿的,成绩自然不做数。

占用报考名额不说,还压的我辛夷县学子喘不过气来,不敢与强者为敌,只会来我这儿雪上添霜算什么神童?

周也到算是个人物,天生将才是不善文词的,但是他竟然能和曹聪分庭抗礼,只可惜双拳难敌四手,孤木难支。

只能希望这次考试中能来几匹黑马,不然本官……

另外两位考官县文院陈院长、县文院周学正也自知说错了话,也都哈哈打着圆场。

毕竟都是同一个县城的,自然也是希望自己这边多出点人才的。

只是内心却觉得许县令官位怕是要到头了。

张昔微看见试卷上密密麻麻分点作答的字迹,心中略感宽慰,第一场考试总算是完成了。

也是多亏了刚才想起了以前背诵的清静经,感觉像是进入到了一个极为平和的奇妙状态。

整个人才突然的安静下来,只感觉做题都变得容易了许多。

“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静可通万事理”。

不然的话,只怕第一场考试就要摔一个大马叭。

随着试卷的陆续被收走,还不等考场的学子们伸一个懒腰,新的试卷就立刻又发下来了。

这也是童生试的最后一门了。

宁国以独特的山水景观闻名天下,以往宁国的诗词一般常以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又或者山川大河里的瑰丽奇观为题目。

但这次却罕见的以边塞战事为题。

要说边塞诗,毫无疑问肯定是唐代写的最好,尤其是唐代前期和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国力鼎盛,政治清明,人们建功立业的心和对边塞的关注度也都更高。

如为唐代著名的诗人王昌龄,

《出塞・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是可惜唐朝的这些文人大家都已经出现了。

张昔微想了一下想,刚想写下北宋传奇人物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但转念一想,这首诗文学造诣实在太过高超,自己目前连童生都不是,写出来恐怕少不了一顿盘问。

随即在写到第二句衡阳雁去无留意后,立刻停笔。

张昔微却是没有注意到一抹极其细微的镇国诗篇专属的红色亮光,随着笔停也立刻烟消云散。

而远在孔子圣庙的三人也皆是大惊失色,李院长、县文院周学正看到那来去匆匆的红色亮光失态的大喊着可惜可惜,

只是这红色亮光太过微弱,便是他们也无法辨认出是哪一位考生所写。

另一边的许县令却是相反的,点了点头。

这个考生还算是聪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