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志向(2 / 2)

举汉 反听 1206 字 10个月前

> 蔡升猛地愣住,继而反应过来陶子仪说的是矮奴,同时心里的一个疑问被解开了,不由汗颜道:“原来如此,难怪刘君会说:‘日后富贵,十倍百倍归还云云。’这分明是在下之前的戏言。”

刘景笑问道:“蔡兄真的只是戏言吗?”

蔡升半晌才叹道:“瞒不住刘君,‘大丈夫身处乱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这不止是刘君的志向,也是在下的志向!

在下只恨生不逢时!当年孙文台于长沙起兵讨伐国贼董卓之时,在下年纪尚浅,不堪驱使。倘若在下能够早生几年,必定追随孙文台左右,北上中原,进击国贼,建立功绩,那该是何等的快哉!”蔡升的话语里充满了生不逢时的遗憾。

刘景意味深长地道:“蔡兄志向高远,本领又强,欠缺的只是一个机遇,而乱世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机遇了。”

蔡升并不认可刘景所言,摇了摇头道:“自张府君将兵赴任,平定孙文台旧部苏代,长沙从此远离纷争,一派祥和,哪会有什么机遇。”

刘景忍住一吐为快的冲动,有些事还是不宜提前泄露,谁知道会不会由此引发蝴蝶效应,从而令他失去先知先觉的优势。

“难道蔡兄不知‘世事无绝对’的道理,就如孙文台,挟长沙之众,虎步中原,所向无前,董卓纵然拥天下强兵,亦不免狼狈逃遁,其忠烈之名为世人所知。结果却因轻佻冒进,在岘山身中流矢,死于无名之辈,徒为天下所耻笑。”

最后刘景隐晦地道:“长沙看似平静,谁又知不会泛起波澜呢?”

“波澜来自何处?”蔡升不禁心生疑惑,心道刘君绝非无的放矢之人,他这么说肯定有原因,莫非他知道些什么不成?然而刘景既然不想明说,蔡升也不好再问。

祝阿正在市南酒肆设宴等他前去,蔡升不敢在此久留,坐了一会就和刘景道别。

刘景没多做挽留,送蔡升至楼下,一脸诚恳地道:“在下初来市井,人生地不熟,几乎没有能说上话的人,蔡兄以后若是有闲,可以常到我这里坐坐。”

“敢不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