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正经(1 / 3)

“这里是……?” 陆析醒来时发觉自己在一个幽闭的黑暗山洞里。

陆析回顾起进入这里前的全部记忆。

三日前,陆析的养父四王爷说,希望陆析能去与宫里与陆析的生父一聚。

陆析的生父是具雉国的帝王。

那时候,陆析的父亲出外征战,母妃却遭人构陷,说她是原是一只猫妖,蛰伏在具雉城内数年,妄图颠覆具雉城的安宁。

父皇不在,其他亲王也随父皇一同前往战地。陆析是家中独子,具雉城内无太子监国,至此,国师代为料理内廷事务。

国师说此事甚是严重,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竟然连一句辩解也不层听取,武断地将陆析的母妃四肢绑在木架上,令人点燃熊熊烈火。在烟雾缭绕之中,陆析的母妃被活活烧死。

听宫内的闲言碎语说,母妃的尸骨变成焦黑的一团,呈现猫的大小和形状。尽管几年后母妃的冤屈得以昭雪,是宫内有人恶意栽赃,拿来曝尸荒野的野猫偷换母妃的尸首。

可是当时并无他人了解母亲的冤屈。当朝国师见此状大骇,随即提议,要将尚在襁褓中哇哇啼哭的陆析也送进火场,付之一炬。

还好母妃平日为人谦和,母妃饲养了一只总低不下脖子的白猫。那只猫突然显化变形。在陆析被宫侍争抢时,白猫忽而一跃而起,巧施几道妖法,三两下便制住要捉拿陆析的宫侍。

白猫抱着陆析东躲西藏,最后落脚在千灵山山脚下,他们躲藏足足百日,才盼到陆析的父皇回到具雉城。

后来,陆析被送到宫外成长。他从不求荣华富贵,只求一世和乐平安。至于那只白猫,他当时的确不知道白猫后来去了哪里。

只知道皇宫里面新来一位贵妃娘娘,名字叫做白妙。她并非生一张倾国倾城貌,是一个面容和善的圆脸女子,脖子总是高高地抬着。

这位娘娘常常出宫看望陆析,对他而言就像是另一个母亲。

四王府内的人都知道陆析是皇帝的亲生子,又因为皇帝膝下无其他子嗣,故而府内所有人畏惧陆析身份,不肯同他以诚相待。

唯有白妙对陆析特别,对他极其严厉,甚至论起来可以说是苛刻也不为过。

说来,皇帝把他招进宫中,除了借着观看渡劫期修士飞升渡劫,要与陆析增进父子感情。还有一个原因,是自此之后,皇帝要让陆析就此在宫内住下。

那日要渡劫飞升的修士,就是当初亲手杀害陆析生母的罪魁——国师。

待到国师飞升后,宫内知道陆析母子陈年往事的人,就只有父皇、白妙和陆析三人而已,不会有更多的人。之后,陆析就可以顺理成章回到宫中,并立为太子。

说起来,白妙不在现场。

皇帝责令已经登上皇后宝座的白妙,亲自替陆析挑选未来的太子妃。

可能白妙对陆析生母的逝世心有余悸,通过她初筛的女子均是武官之后。若哪日宫中再发生这种事,太子妃至少可以自保。

不过皇帝不赞同白妙的意见,他很早就相中一个进士的女儿,两人打算接陆析回宫后,回头再行商议。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那日国师渡过八十一道雷击后,天空没有像往常一样多云转晴,电闪雷鸣比原先更加频繁和强烈。

之后空中飞来一个巨大的、扁陀螺形状的妖物,陀螺下半部分闪着亮光。忽然妖物的下半部分张开,露出黑洞洞的东西,好似一张巨大的嘴。

国师认得出,这是修士修炼的幻境,看其颜色大概是个棘手。

妖物自高空垂直落下万丈光芒,将国师圈禁在光柱内,试图将国师吸入幽暗深渊一样的大口中。

没想到,国师竟极早就识破陆析的身份,认出陆析是当初那个金蝉脱壳的小皇子。国师临走前曾在皇帝面前抵死劝谏,要将陆析处死,不想被皇帝直截了当地拒绝。

眼见着被吸入邪物携来而来的幻境,可能尸骨无存,国师竟打算与陆析同归于尽。

虽说国师对陆析母子不算仁慈,甚至可以说手段狠毒,可是国师对具雉忠肝义胆。

遭遇雷劫后,国师已经奄奄一息,挺着最后一口气,猛地抓起在围在人群之中的陆析的衣领,提着他向妖物口中升去。

围观者之中跑来一人,陆析看不清她的面容,只能从触感判断。她胳膊纤细,身体较轻,听她小声的呼气声,似乎是个女子。

女子拼命抱紧陆析的腿,拽着陆析向地面下拉,阻止陆析继续向上飞。料想不到的是,国师性情偏执,始终不肯放过陆析,宁可多错杀,另一手拖着那女子一起飞向上空。

其他人怕被他们两人连累,亦不再拉住少女。

陆析和女子被同时拖进天勤境内。

陆析一开始落在一个光怪陆离的地方,里面布景似乎都是他过去曾发生过的场景,却又不那么熟悉。

那是在具雉城的皇宫里,陆析出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