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五章人才储备(二合一)(1 / 3)

作为皇帝的内臣,太监高起潜派了一个算命的瞎子叫周元忠,由六个人陪着,前往沉阳议和。

皇太极远征朝鲜未归,自是诸王招待这位大明使者,然后让他带回了一封信。

大致内容就是督促大明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和平,其实清廷内部自是晓得大明是不会轻易做出议和的举动。

只会给皇太极送去讨伐大明的借口罢了。

面对如此内忧外患的场景,兵部尚书杨嗣昌主和。

但按照目前的情况,他也不敢明说。

大明哪有那么多的兵力和钱粮,再去支撑双线作战了?

如今贺今朝已经要全占陕西,他手握山陕两省之地,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锤王。

西北有狼烟。

中原腹地几十万流寇作乱。

辽东皇太极打完朝鲜之后,蠢蠢欲动,不是打蒙古就是要打大明。

他们都在劫掠大明的战事当中,尝到了巨大的甜头。

可以说大明如今真正当了风雨飘摇之际,哪还有那么多精力分别对付?

流寇和坐寇已然成为大问题了!

杨嗣昌同崇祯一样不敢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想从皇帝那里得到支持。

他就利用皇帝刚刚结束读书的时机,引用孟子的话。

“善战者服上刑。”

孟子前面说为争夺土地而战,死的人遍地都是。

为争夺城市而战,阵亡的躺的满城都是,这就是人们说的带领土地来吃人肉。

这样喜欢战争,如孙膑吴起那样的人应该服重刑。

要是一般人大多听不懂这种话,都是文盲。

但崇祯没少读书,自是明白杨嗣昌话里没说出来的意思。

他回复那是列国之间的战争,今天是一个属国要跟我们打。

即使不能消灭它,也不能出此下策,以后不要在这样讲了。

杨嗣昌连忙承认自己有罪,但是又借着月食火星等天象大谈议和之事。

宣大总督卢象升是主战派,认为建州必不可款。

崇祯听完主和派的话,嘴上不承认,但心里是有所动的。

他招来卢象升进京在平台询问与清军该当如何相处?

卢象升自是高声回答,陛下命臣督师,那臣唯有战而已。

崇祯立即就变色了,呆愣了很久,极为不高兴的道:

“朝廷原来也没有说招抚,主张招抚的都是外臣。”

卢象升直接就打断了议和的希望,说了三个大逆。

清兵逼陵寝以震人心,趋神京以憾我大明根本,分出畿南,掠我豪郡,扼我粮道。

如此严重的事情,难不成就招抚了事吗?

大明先帝颜面在哪?

京师百姓战心何存?

周遭士绅以及与清军交战的士卒,会作何感想?

崇祯不能应答,只是叫他与兵部尚书相商。

结果主战与主和的二人大吵一架,卢象升指着杨嗣昌主张议和,杨嗣昌大声辩解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这种话。

卢象升直接把周元忠那个算命瞎子当使者的事给说出来了,全天下人都知道了,兵部尚书还以为能瞒多久?

杨嗣昌一下子就哑火,迅速大叫周元忠是谁,他根本就不认识。

朝廷因为对清的主张,各自战队争吵。

崇祯也极为惜身,不肯下场掺和或者顶多,就让两方开掐。

朝廷的争论总是无时无刻的存在。

相比于朝廷的争端,大明兵部尚书的爹杨鹤正在接收新一批的学员。

这批俘虏的陕西官员,大多自己都听过名字,也有没听过的,这几年窜的挺快。

对于贺今朝的处置,杨鹤倒是挺满意的。

要不然他一个人实在是太无聊了,正好整治这帮人。

陆之祺等人原本以为会被贺今朝重要,结果集合之后,砍了几个贪官,剩下的都给迁徙到太原来了,吓得他们以为要被送去挖煤矿。

幸亏是遇到老大人杨鹤了,众人急忙上前攀关系,询问到底怎么回事?

至于当年杨鹤被锦衣卫带走,然后又莫名其妙的出现在太原城的过程,已经不重要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摸清楚,他们要不要下矿啊?

杨鹤捏着白花花的胡须,靠在躺椅上,瞧着挤在屋子里取暖的这帮人。

当真是心情愉悦啊,他不知道有几个能入贺今朝的眼,但贺今朝的实力哐哐上涨,他也是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