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乱了(2 / 2)

> 此等惨像,就跟陕西一模一样,现实重演。

可就算百姓都这样了,大荒之年,大明不但不加赈济,而且加派。

他们要河南百姓多供应兵粮、器械、米豆、刍茭,悉索敝赋以应京城之求。

除了正赋之外,不仅有加派,还要尽追数年前没交的欠税。

而且要先编三分之预征,就算多年前的荒地,也要追缴赋税。

旧的赋税没收完,新饷已催。

新征的赋税交完了,你还要接着交欠的往年赋税。

此举导致河南村无吠犬,尚敲催呼之门。

树有啼娟,尽洒鞭打之血。

胆敢不交税,打的你半死,还得让你交税。

黄土赤地,乡乡几断人烟;

白骨磷磷,夜夜常闻鬼哭。

河南的百姓~苦啊!

这种场景,李自成深有感触。

原来大明哪里的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不仅山陕之地!

那大明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吗?

李自成带领的起义军到了河南,几乎不用什么强行裹挟青壮,交不起赋税的百姓主动前来投靠。

仅仅一个月,李自成、罗汝才等人在河南的足迹,就遍及河南西部各县,到处都有百姓加入他们。

不是百姓想要造反,实在是大明朝廷的操作,让太多的人根本就没有活路了。

想要活着,只能加入官员眼里的“盗匪”才能留的性命。

可就算是这样,催缴赋税的官吏依旧没有收手。

因为他们一旦收手,哪有钱来支撑他们去剿灭“盗匪”啊?

当真不是起义军太厉害了,而是朝廷以及当地官员的操作,搞得李自成现在人太多,短时间内没法编练成有效的军队,整支人马乌压压一片,根本就望不到头。

再加上要解决这么多人口吃饭,光是像贺今朝学习,打几个典型的大地主请他们赞助粮食是根本不行的。

只要有粮食的地主,无论有没有什么好名声,全都得整死,夺取他们的粮食,才能养活这么多的部下。

河南的阶级对立,越发的严重。

李自成骑着马,头戴明军小卒特有的红笠来遮阳,穿着与普通士卒没啥区别。

他看着这些加入起义军的百姓,眉头皱的极深,也不知道高大哥与贺老弟在京城的情况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