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章 民生艰难(2 / 4)

一封阵亡通知书,至于抚恤什么的就更不可能了。

当年大乾窘迫到连官员的薪资都发不过去,抚恤这玩意,连正式军人都没有,民夫就更不可能有了。

也就只有大乾成立后,才给统一战争期间牺牲将士家属发放抚恤金,但是依旧不包括民夫!

她的三儿子,倒是躲过了战乱时期,然后年纪大了娶亲生子,老老实实的重地熬着日子。

但是崇祯十七年,为了挣一份工钱,她的三儿子就跑到了铁路工地上务工,虽然也干了几个月,拿了些许工钱。

但是本来家中农活就重,他不单单在家中干农活又跑去铁路工地上做工,如此几个月下来铁打的汉子也撑不住啊!

短短半年就是累到了,而且是一病不起,不足半个月就是撒手而去!

老妇人三子的媳妇本就是个体弱多病,丈夫去世后所有的重担都挤压在她肩膀上,而她一个弱女子怎么撑得住!

为了活着,她拼命的纺纱织布,带着孩子和年老的婆婆种田!

最后,她也死了!

去年秋天,收割水稻,迎来丰收的时候,她倒在稻田里并再也没有能睁开她的眼睛!

留下了三个孩子和一个五十多岁的婆婆!

那个老妇人并没有说的多么煽情,只是很简单直白的说着,甚至都不是主动说,而是楚行问问了,她才说。

可惜,她说的是当地的土话,楚行听不懂,一旁的几个地方官员充当了临时的翻译。

楚行时甚至都能够听出来,这些几个地方官员临时翻译的时候,还故意艺术化了一番。

隐瞒是不敢隐瞒的,但是同样的事,用不同的词汇翻译自然是能够表达不同的意思的。

楚行也不在乎!

他环视一圈,然后把目光落向了老妇人身后的三个孩子身上,这三个孩子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女孩最小,约莫有六七岁。

大的男孩应该有十二三岁的样子,但是看相貌和手上的老茧,就知道是从小下地干活的老农民了。

略微小一些的男孩估摸十岁左右,同样也能够看出来,是个天天下地干活的小农民。

那个女孩子,纵然年纪小,身体也瘦弱,似乎还有些怕生,但是楚行也能够猜得出来,哪怕是年纪小,但是也应该是平日里帮家里做事了。

如此的一家四口,还能活着,挺不容易的!

楚行站起身来,然后想说什么,本来他是想要让当地官员做一些特殊安排的,或者是直接留下部分金钱资助他们,但是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区区帮助一个家庭,这种事在楚行看来不值一提,他此时此刻想的是全国范围内,那么多类似的贫寒家庭,该怎么让他们摆脱该死的现状。

这个村子里虽然这户人家最穷,但是楚行一路走过来,就是看见了还有几户的情况并不比这家好到哪里去。

区区一个普通的村落,就有几户这样的家庭,那么放到全国范围那么有多少?

楚行无法想象!

此时,那个年纪略微大一些的男孩子虽然受限于见识,实际上到现在都不知道出现在他面前的楚行是什么人,哪怕是知道皇帝,但是他也不知道皇帝具体是个什么概念。

但是他却是知道,眼前的这个楚行以及其他人,是他这辈子唯一一次能够接触到的大人物。

而只要这些大人物的一句话,就能够改变自己一家的命运!

但是他却是不敢开口,只能是这么看着楚行等人!

虽然他此时此刻只要做什么就能够改变命运,但是他无法确保就一定是好的!

此时楚行也是看到了他的表情,他隐约也是猜到了这个少年在想什么,无非就是想要抓住这辈子唯一能够遇上的机会,改变命运而已。

实际上楚行更加清楚,这个年轻人根本就不用做什么,自己也不用做什么,今天过后,这个村庄定然会迎来当地官府的重视,若干年后如果楚行还再来浙江的话,再看到这个村子,那么定然又是一个周庄。

官府兴许无法改变全省人的生活,但是改变区区一个村子那可是简单的很。

但是,楚行现在脑子里想的就是如何改变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这一类极端贫寒的家庭的生活。

楚行没想着奢求太多,至少,得让他们活着!

活着,就是他们,也是自己最大的奢求了!

当御用专列抵达杭州城的时候,众多原本还担心无比的官员们,此时也是放下心来。

他们还担心楚行因为之前突击视察的村庄,从而导致大怒呢。

但实际上,楚行并没有和他们想象的那样暴跳大怒。

从头到尾,楚行都是以一个旁观着的角度去看待诸多问题的,不管是好的,还是说坏的。

所以,视察完后楚行并没有训斥任何一个人,因为没有这个必要,而且骂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