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越发繁华的金陵(3 / 4)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2692 字 11个月前

途的街道基本都不是原生态的,大多时候都是提前封锁,清空街道,根本就看不到如此热闹的街道。

如今,他才算是真正第一次看到当代原生态的繁华街道。

街道两边是诸多的商铺,商铺里售卖的东西虽然大部分还是传统的货物,但是却也有新时代的商品出现,比如肥皂啊,香水啊什么的,而且极少数店铺为了彰显实力,还用上了玻璃橱窗!

虽然说如今大乾王朝已经是研发出来了玻璃,而且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了,但是玻璃制品的价格还是比较高昂的,巴掌大的镜子都不便宜了,更别的说大片大片的玻璃橱窗了。

但是即便玻璃的价格昂贵,一些有实力的商人还是愿意用玻璃橱窗,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彰显实力,尤其是一些专门针对高端客户的奢饰品商铺。

这可是御用玻璃窗,和王宫里用的玻璃窗一摸一样的,就这么一小片窗户就得几十两银子,你看,我们商铺多牛逼啊!

不过楚行坐在马车上,虽然看到了街道上的原生态,但是毕竟是没有下马车亲自去接触,所以也就只能看一个大概。

然而即便是这样,也还是让楚行感到很好奇!

没办法,虽然来到这个时空已经是很多年了,但是楚行还真没有试过微服私访这东西,也是没有亲自去市井之中看一看。

看的更多还是一些冷冰冰的数据,而看数据,可没有直接看市面上的情况来的直观,干脆。

楚行看的时候,都是带着好奇的神情的。

不过即便是好奇,他也不会下马车,因为这里不是他的目的地,他的目的地是秦淮河。

越过繁华的街道,然后又是一路前进,良久之后,马车才是停了下来。

停下来之后,楚行就是看到了一条河流,不大,但是河流的两旁却是有着众多的古典而优雅的建筑,河面上还飘着不少的画舫。

看到这一场景,那是没有来过秦淮河的楚行都是猜得出来,这就应该是大名鼎鼎的秦淮河了。

此时,一旁的秘书处的处长刘必显就是上前,拉开了马车的门,然后对楚行道:“公子,已经到了!”

既然是微服私访,自然是不可能说还叫什么大王啊,吾王之类的,一声公子多好听啊。

说实话,楚行特别喜欢这个称呼,听起来让他有一种自己是风流才子的感觉!

楚行道:“既然到了,那就下去走走!”

当即下了马车,环视一圈,就见不远处就有一艘极大的画舫,不过画舫还靠着岸,而且大门紧闭,一开就知道是没有到营业时间。

楚行他们是上午出的门,此时此刻对于秦淮河而言,自然是早了些,诸多画舫们都还没有开始开门迎客呢。

不过楚行也不着急,今天他是来考察秦淮河的风土人情的,也不是非得要大晚上才去画舫!

白天,也是一样可以去的嘛!

当然了,现在不能太着急,这才刚来呢,自己就直接上了画舫,显得太没有格调了,这不符合楚行对自己一贯的定位。

他这打扮,带着十几个随从,从头到脚都是彰显着,他就是一个权贵子弟,怎么能没有格调呢。

所以他直接让随从先过去打探打探情况,他决定去检查眼前这艘大画舫的情况,看看有没有一些违规情况,间接监察金陵城相关官员们的工作情况。

嗯,去年的时候,朝廷方面就是针对文化娱乐产业做出了相关的规定,要求从业人员要注册后才能够从事相关的工作,并且要求定期进行卫生监察,要求缴纳赋税,同时严格禁止人口拐卖等活动,禁止管理人员囚禁、逼迫从业人员等等。

要做到自愿登记注册、自愿从业、随时退出,场所经营者不得以强迫手段进行控制,要不然,罚款,罚到他倾家荡产。

看到楚行让随从去前头的大画舫打探情况,一旁的秘书处处长刘必显脸色如常,没有丝毫的变化,当即就是道:“是的,公子,小的们这就去打探情况!”

大王要去暗访视察,看看当地官员们有没有把帝国的相关政策落实到实处,身为秘书处的官员,自然是需要安排好的。

所以刘必显很快就是到一旁,吩咐了手底下的一个秘书,能够在今天这种特殊场合里随驾而来的秘书,那都是聪明人,这一听,立马就是压低了声音道:“处长放心,我现在就过去办妥当!”

很快,这个年轻的秘书就是过去了,而楚行自己嘛,则是在岸边的河堤上闲逛着。

如今正是初春时候,河边的柳树刚刚开始冒绿芽,青翠的柳枝从树杈上垂下,一直垂到河边,随着春风轻轻的飘荡,有少许柳枝还直接垂到河面上,在轻风的带动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