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人心变动(3 / 4)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2711 字 11个月前


废话,陈先赟当然考虑过其中的风险,但是陈先赟认为值得冒险啊!这要是在山东,谁敢这么质疑陈先赟,陈先赟肯定用爱的巴掌教育教育他。

没办法,这里是南国,便是陈先赟这等大王的爱将,其实也没少费口舌。

当然,与第二兵团的军官相比,第一兵团的军官们,更加的幸福,至少他们不用担心某一天李大虎会把他们带进沟里。

不过也正是这两人之间的作战风格有着这种差别,楚行才会让陈先赟去江西,让李大虎留守湖广!

如果换了李大虎去江西的话,恐怕现在还筹划着攻打该怎么攻打南昌呢,那里会和现在这样,不单单拿下了南昌,而且还虚晃一枪直接杀到了湖广岳州,现在都要准备围困长沙了啊!

就单单是这一点,就证明陈先赟是值得楚行的认可的。

李大虎和李岩制定了作战计划后,也是正式带着第一兵团的军部离开了邵阳城!

当他们带着第一兵团主力离开邵阳城的时候,几乎整个邵阳城里的人都是在关注着他们。

不仅仅是邵阳城里的大乾官员们以及那些和大乾王朝有着密切联系的商人以及士绅,都期待着李大虎能够和陈先赟汇合,然后夺取长沙以及衡阳,把整个长江以南的湖广纳入大乾治下。

就连不少普通民众们也是颇为关注,因为大军胜败,同样关系到了他们的切身利益!

大乾王师主力几乎倾巢而出,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引起城内众多人的注意,关心着大军此行的成败,而有意思的是,城内诸人对于此战的胜败所期盼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那些心向明王朝,尤其是那些士绅地主等大部分上流阶层,绝大部分人都是巴不得伪乾贼军惨败,官军反杀回来邵阳。

这样,他们以后就不用交税了!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朝廷。

这伪乾朝廷竟然一点面子都不给他们这些有钱人,敢胆大包天地向他们也征税,玩什么士绅一体纳税,这种与民争利的事简直是大逆不道,有明一朝从未闻之!

崇祯皇帝虽然狠辣,连刘宇烈这种封疆大吏都说杀就杀了。

但是他敢这么对他们有钱人吗?

当然了,即便是上流阶层,也不是所有人都期望着大乾王师惨败的,不少人可是还期盼着大乾王师获胜的,这一部分,主要以家中有子弟在大乾为官以及在大乾王朝的一系列中改革中所获益的人。

比如说邵阳张家,他们是淮安张家的分支。

他们虽然是粮商,但是在外头也是以书香门第自诩的读书人家,自然也是上流社会中的一员。

如今他们成为了大乾的军粮供应商,而且因为大乾王朝扶持工商业的发展,同时还大力引进湖广粮食进入两广地区,大幅度削减了商路的各种税收关卡,大大降低了行商的成本,而这也是让张家获利颇丰。

而类似张家这样的家族其实在大乾治下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少,而且大乾王朝统治时间越长久的地方,这样的家族也就越多,因为生活在大乾治下,这些士绅地主阶层如果还想要保持荣华富贵的话,那么不可避免的就需要接受大乾的统治,从而和大乾联系密切。

而这些大乾王朝有着密切关系的商人乃至士绅家族,不管他们之前愿不愿意,但是如今既然上了大乾王朝这架马车,断然就没有能够轻易下来的道理,他们自然也是期望着大乾王师能够连战连捷,要不然的话,等明军反杀过来的话,他们的性命不保!

而这一点,在邵阳这边还不太明显,但是如果是在山东和河南,尤其是如今的苏扬地区,体现的更加明显。

苏州和扬州作为目前大乾王朝的大本营,各种政策都是执行的非常彻底,在大乾王朝的引导下,不少地主士绅阶层都是把资金从土地等传统行业抽调出来,然后投入到工商业,尤其是最近刚刚兴起的工业之中,一个个都是赚的满嘴流油。

这些地主士绅们为何会把钱投入到工商业当中啊,自然不是因为他们觉得楚行很好,心甘情愿听楚行的话把钱投入到工商业之中去,而是各种政策使然。

一方面是大乾执行严苛的土地政策,士绅一体纳税、统一农业税、以租代购令这几个专门针对农业的政策一出,让大乾王朝缓解了土地兼并,并获得了大批农民支持的同时,也是让那些大地主们在土地上的收益不复以往。

地租比以往降低了,现在又要交税,这田地里的产出没有往年多了,但是地主阶层也是要吃饭的啊,也是要养一家老小的啊,那些大家族哪一个不是有着数十数百口人的,养这么大一家子,而且还是每天都山珍海味,压力也很大的好吧!

穷则思变,这句话放在这些地主士绅身上也是可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