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请求重火力支援(3 / 4)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2629 字 11个月前

,先后已经是击沉了明军水师战舰数艘,还俘虏了三艘明军水师战舰以及水兵两百余人。

何汝斌表示,今后水师出海巡逻,将会常态化!

同时水师方面也是在准备着随时拦截明军水师的反扑。

但是让人奇怪的是,大乾水师出海行动多日了,并没有看见双屿岛方向的明军水师主力来袭!

他们并不知道的是,现在双屿岛上的明军也是苦不堪言啊!

这个距离陆地很近的海岛,本身可没有什么产出,这岛上的明军又是越来越多,一开始是两广的残兵数千人,后来又有福建明军三千多人增援了过来,再加上大几千人的明军水师以及双屿岛原有的军队,以至于这个小小的岛屿上汇集了一万多人。

这一万多人所需要的粮食、军械等等物资,都是需要从海上运输过来的,但是如今明王朝的关注重点又不是在双屿岛,而是湖广和江西等方向,大量的资源都是送到了上述地区,即便有一些剩下的,也是送到了福建那边。

至于双屿岛,彷佛被忘记了一样,每个月虽然也有粮饷送来,但却是不多啊。

粮饷短缺不说,而且现在岛上也没有一个得力的人统帅该军!

自从大乾水师崛起,呈现出无法抵挡之势,明军便意识到此地的重要性,设置了一位总兵来统辖此地。

而目前此地的总兵,便是何汝斌的昔日同僚,王志富。

但是这个王志富不是两广福建下属,也不是福建那边的武将,他这个双屿岛总兵,实际上是独立存在的,偏偏他手底下没有多少嫡系兵力,这样也就导致了,他们就根本就管不住苏州和扬州的残兵以及福建过来的援兵,甚至连水师都是不怎么搭理他。

堂堂双屿岛总兵,竟然是被三方人马给架空了。

王志富被架空了,这双屿岛上的三方兵马基本就是各自为政,平日里谁也不搭理谁,而且还矛盾重重。

尤其是为了争夺本来就不多的粮饷甚至都火拼了一次,死伤上百人。

王志富也是想过要强行整合兵权的,但是想要整合兵权谈何容易,他手里没兵没钱的,在他尝试整合兵权的时候,下头的将领们找各种借口闹哗变,闹了三四次小规模的哗变后,王志富也是心灰意冷了。

什么建功立业都滚一边去,本官要离开这个鬼地方,到其他地方继续捞钱去,这鬼地方谁爱待谁待!

所以最近的王志富,一门心思的在上下活动找关系,想着能够调离双屿岛呢!

现在的双屿岛上,三方人马不合,名义上的总兵王志富一门心思想要找门路调走,这样的情况下,双屿岛还能够守住就不错了,谈何反击啊!

甚至就连明军水师那边,现在都是懒得搭理长江口那边了!

可惜的是,大乾王师虽然也是察觉到了双屿岛上的一些不同寻常的情况,但是也是没有想到他们自己内部会闹的这么严重。

这不能怪大乾王师的将领们忽略了,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想象力!

因为以己度人,大乾王师的将领们虽然也是觉得对面的伪明贼军的战斗力一般,但是却从来都没有把伪明贼军

当傻子。

而且大乾王师里,虽然海陆军矛盾重重,但是这种矛盾主要是来自于军费的争夺,但是在大乾王师里,服从命令是最基本的素质,海陆军之间搞的这么僵了,但是该配合作战还是配合作战,琼州海峡战役的时候,为了掩护陆军登陆,水师可是牺牲了大半个第二舰队。

陆军在作战的时候,也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何?

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大乾王师的体质问题,兵不为将由,而是直接归属大乾,效忠于君主,将士们并不是单独的效忠于某个将领。

前线的大将们,哪怕是战功显赫的李大虎,也没有权力插手兵员以及军械的补充权力,也没有权力插手军饷发放、物资采购、补充的权力,他只有指挥第一兵团作战和训练的权力,仅此而已。

在大乾救民军里,招募兵员的权力现在归属于陆军部、陆军部却又不是嫡属于大都督府,而是嫡属于内阁,是一个文职机构。

而军饷发放以及军械补充,虽然归属于陆军自身,但是却也不归属具体某支部队,军饷发放归属于薪饷部、军械补充归属于军械部、而运输补给的权力归属于后勤部。

将士们的薪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伙食费、被服费用,这些会直接扣下不给予发放,相关物资统一发放。

一部分则是直接发放到将士手中的薪资,而这些薪资都是由薪饷部直接派人进驻各部队,然后当场按照人头发放。

也就是说,各级部队的主官,哪怕是李大虎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