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调兵遣将(2 / 2)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1600 字 10个月前

知道!

所以尽管困难无比,但是明王朝上下还是倾力支持马士英造火器练新军,甚至还抽调了两万边军南下协助马士英剿贼。

搞得如今,不管是湖广南部还是江西北部,双方都是重兵云集!

现在的明军是打不下来,而大乾王师想要继续南下也是困难无比。

七月份的时候,李大虎就是策划了一场短时间的突袭作战,试图切断黄冈和武昌之间的联系,可惜的是被明军察觉,黄冈和武昌方向的明军是大举出动,竟然是汇集了十多万大军同时夹攻,为了避免孤军深入陷入包围圈,最后李大虎选择了主动撤退。

江西那边则是要更加平静,第五步兵师不敢轻举妄动继续南下,明军也是无力南下,最后双方只能是大眼瞪小眼!

但是这种情况是不能持续下去的,楚行觉得有必要改变现在的对持局面!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如果大乾一次次的进攻,都以失败告终,那么大乾的整体形势就会由好变坏。

最后让马士英的策略得逞,将大乾陷入死地。

楚行心里很清楚,乱世其实就是个筛选机制。

会将昏庸无能之人迅速淘汰掉,能够坚持着活下来,并且能跟大乾对峙的,就不会有特别弱的人。

而伪明借助其庞大的帝国面积,甚至还有西洋诸多国家的支持,自己稍有不慎,便会有覆灭的危险。

所以大乾虽然不似之前生存那么急迫,必须发起连绵不绝的攻势,甚至有一定时间去处理内政,但是该打的仗是一样不能少对

所以在七月份结束后,趁着休整以及整编的机会,楚行开始了大幅度调整现有的兵力部署,湖广那边打不下去,楚行就是不打算继续去强攻黄冈或者武昌了,准备换主攻方向了!

早在六月份的时候,他已经是决定了,今年的秋冬攻势,就放在江西,让湖广的那二三十万明军蹲着去!

而要以江西为主攻方向发动大规模的战略攻势,只靠一个第五步兵师自然是不行的,哪怕是现在的第五步兵师已经是进行了整编,所属的第十五步兵团已经是从长矛团整编为了火枪团,炮兵营的实力也是有所增加,但是依旧是不够的。

为此,他在江西方向新设立了第二兵团,兵团长为陈先赟,该部将会辖有第五步兵师以及其他部队。

陈先赟的统帅能力是不言而喻的,而目前让他与洪承畴和左良玉等人交锋,有些吃力。

倒不是说陈先赟的能力不如洪承畴,甚至在楚行看来,洪承畴的战略能力确实不俗,但是具体指挥战役的能力很一般。

真正的问题是,北直隶那是大明统治真正的核心地带,又有洪承畴坐镇,想要一口气拿下来,非常不容易。最关键的是,如今北直隶真的太穷了,被女真人祸害的不轻。

如果自己派遣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去夺取北直隶,那么不论是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有太多的得不偿失。

所以将陈先赟浪费在哪里,是一种典型的资源浪费。

于是乎,楚行将陈先赟和刘青山做对调,由刘青山镇守山东防线,阻拦伪明有可能出现的进攻,而将陈先赟调到南方战场上来。

对于刘青山来说,他在山东是有工作基础的,将士们也都信服他,是个极其不错的选择。如今军制改革顺畅,楚行也不必担心刘青山敢造自己的反。

毕竟大堆的军统的汉子监视着地方,大量的救民会会员,不断的在山东宣导着楚行的仁德,想要搞事情是非常难的。

至于第二兵团的兵力,其中一部分主力则是从湖广抽调,但是湖广那边明军众多,第一兵团的实力也不能太差,所以他是先进行了湖广方面的调整,把第二步兵师也是划归第一兵团的作战序列。

但是却是把第四混成团、第五混成团从第一兵团的作战序列里抽调出来,划归了第二兵团的作战。

此外,还抽调了原本驻防苏州的第一混成团南下江西!

这三个混成团,可都是已经完成了新编制改革的新式混成团,比原来的混成团实力还要更强悍。

以第四混成团为例子,目前该团辖有五个火枪营,而原先的预备营则是彻底消失了,五个火枪营之外,还辖有一个辎重营以及一个炮兵营,拥有六门七斤火炮、十二门五斤火炮、六门三斤火炮,一共二十四门火炮。

此外还辖有满编骑兵一队,有骑兵百人!

掷弹兵一队百人。

以及其他团部的附属人员。

总兵力达到了五千人的庞大规模,并且这五千人拥有独立作战能力的,能够担负负责一个方向的作战任务。